小商家無處可躲: 紐約亞裔社區民代痛批關稅戰魯莽

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如今已正式生效,這項政策引發了紐約亞裔社區的強烈反彈。來自紐約市三大華裔社區的民意代表於4月14日在曼哈頓華埠集會,公開譴責這項關稅戰的魯莽與草率,並強調當地小商家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他們指出,許多商家高度依賴亞洲進口貨物,關稅的提高將直接衝擊他們的經營,甚至可能導致倒閉。

這波關稅風暴的核心在於川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高達145%的關稅。這項政策的影響範圍廣泛,不僅涉及大型企業,更對依賴進口商品的小商家造成了巨大壓力。紐約的華人餐飲業者王先生表示,餐飲業所需的餐具、餐盒、外賣包裝,乃至桌椅板凳等,幾乎都仰賴中國製造。即使是看似微小的物品,如紙巾、塑料袋等,也多數來自中國。關稅的提高意味著這些必需品的成本將大幅增加,餐飲業者不得不面臨提高餐點價格或降低品質的兩難選擇。

除了餐飲業,紐約的華人社區中,許多零售業者也同樣深受關稅影響。他們進口各種商品,包括服飾、玩具、家居用品等,以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關稅的增加不僅提高了商品的進貨成本,也降低了他們的競爭力。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小商家往往難以承受成本的增加,只能被迫轉嫁給消費者,或者忍受利潤的縮減。這種情況下,「小商家無處可躲」的窘境,在紐約亞裔社區中變得日益普遍。面對關稅戰帶來的衝擊,華人業者們正在積極尋找中國以外的供貨商,試圖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然而,尋找新的供應鏈並非易事,需要時間和成本,而且新的供應商可能無法提供與中國商品相同的品質和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這項關稅政策,並非所有人都持負面態度。在紐約法拉盛的華商楊先生表示,關稅戰雖然可能帶來中美經濟的部分脫鉤,但也能夠抵制中國對美國社區的滲透,因此他對關稅戰持支持態度。然而,這種觀點並未成為主流。大多數華人商家和民意代表仍然認為,關稅戰是一項魯莽且短視的政策,它不僅損害了美國的經濟利益,也對紐約亞裔社區的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全球媒體也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提出了批評。《紐約時報》便指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帶有「先一把火燒了,然後再考慮後果」的魯莽行事風格,而這種做法的代價正在逐漸顯現。

總而言之,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紐約亞裔社區的小商家造成了嚴重的衝擊。高額關稅提高了進貨成本,降低了競爭力,使得許多商家面臨生存危機。儘管部分人士認為關稅戰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大多數商家和民意代表仍然認為,這項政策是一項魯莽之舉,需要重新評估和調整。如何減輕關稅對小商家的影響,並尋找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將是未來紐約亞裔社區面臨的重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