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香港之間的貿易關係一直以來都具有獨特性,近期更凸顯出雙方互惠互利的經濟聯繫。根據香港美國商會(AmCham Hong Kong)的最新報告,2024年美國對香港的商品貿易順差高達219億美元,這不僅彰顯了穩健的經貿關係,也反映了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的重要性。商會進一步指出,美港兩地的貨物貿易總額約為338億美元,直接支持了香港約14萬個就業機會。
然而,在複雜的地緣政治背景下,香港美國商會也呼籲美國政府能夠區分香港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待遇。商會認為,將香港與中國大陸劃一而論,可能會對香港的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並阻礙區域內的經濟合作。這種呼籲的背後,是對於香港獨特地位的肯定,以及對香港在促進美國與亞洲貿易方面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的認識。香港作為一個自由港,擁有獨立的關稅區、完善的法律體系和高效的金融服務,使其成為國際貿易和投資的重要樞紐。
商會的呼籲也正值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的背景下。儘管美國對華貿易總體呈現順差,但在特定行業和服務貿易方面,中國大陸的競爭力正在不斷提升。美國政府對中國大陸實施的關稅措施,雖然旨在縮小貿易逆差,但也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商會強調,美國關稅政策的制定應更加謹慎,並充分考慮到對香港等貿易夥伴的影響。此外,商會也指出,香港目前所面臨的困境令人遺憾,因為香港實際上對美國有貿易逆差,這與外界普遍的認知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獨特地位不僅體現在貿易方面,也體現在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擁有自由的資本流動、健全的金融監管和專業的金融人才,吸引了大量的國際投資和金融機構。美國企業在香港的投資和經營活動,不僅為香港帶來了經濟效益,也促進了美國與亞洲市場的聯繫。因此,美國政府在制定對華貿易政策時,應充分考慮到香港的獨特地位和關鍵作用,避免對香港的經濟發展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總而言之,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達219億美元,充分證明了美港兩地之間互惠互利的經貿關係。香港美國商會呼籲美國政府區分香港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待遇,旨在維護香港的獨特地位,促進區域內的經濟合作。在複雜的地緣政治背景下,美國政府應謹慎制定對華貿易政策,充分考慮到對香港等貿易夥伴的影響,以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