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親友」名義透過WhatsApp尋求緊急金錢援助的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手法日益精妙,令人防不勝防。香港警方多次發出警示,提醒市民提高警惕,切勿輕信不明訊息,以免落入騙徒陷阱。這種新型詐騙手法,往往利用人們對親友的信任,以及在緊急情況下急於求助的心理,進行不法勾當。
WhatsApp帳戶騎劫:騙局背後的技術手段
騙徒通常會透過「WhatsApp帳戶騎劫」來盜取受害者的帳戶,進而冒充其親友發送求助訊息。所謂的帳戶騎劫,是指騙徒利用各種手段,例如釣魚連結、惡意軟體等,非法登入受害者的WhatsApp帳戶,並控制其使用權。一旦成功騎劫帳戶,騙徒便可以隨意發送訊息,甚至盜取帳戶中的個人資料。根據香港01的報導,警方已注意到此類案件的頻繁發生,並呼籲市民採取預防措施,例如登出所有不明的已連結裝置,以及啟用雙重認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騙徒往往會事先從訊息紀錄中了解雙方對話內容,以便更逼真地冒充親友。他們會根據受害者的習慣和語氣,編造各種看似合理的理由,例如「手機壞了」、「臨時遇到急事」等,以取得受害者的信任。星島日報指出,騙徒會利用這些資訊,向受害人設下圈套,提出各種過數要求或訛稱周轉不靈需要借錢應急。
騙案金額持續攀升:近期案例分析
近期,WhatsApp帳戶騎劫騙案的金額持續攀升,情況令人擔憂。根據on.cc東網的報導,過去一周內,警方已接獲36宗相關騙案,騙款高達270萬港元。其中,最高損失的一宗案件中,一名52歲男商人的WhatsApp帳戶遭騎劫,損失金額巨大。此外,根據巴士的報報導,今年首3個月共錄得864宗網上賬戶騎劫案件,總損失金額達2040萬元,其中超九成與通訊軟件WhatsApp有關。
這些案例顯示,騙徒的詐騙手法越來越成熟,騙案金額也越來越大。他們不僅針對個人,也針對企業和商戶,利用WhatsApp進行詐騙活動。例如,騙徒可能會冒充供應商或客戶,發送虛假訂單或付款訊息,以騙取貨款或機密資訊。
防範詐騙:提升警惕,保護個人資訊
面對日益猖獗的WhatsApp詐騙,市民務必提高警惕,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首先,切勿輕易點擊不明或可疑連結,以免感染惡意軟體或洩露個人資訊。其次,不向任何人透露密碼或驗證碼,即使對方自稱是親友或官方人員。第三,收到任何要求過數或匯款要求時,務必保持警惕,先致電親友核實,切勿直接轉帳。
CyberDefender守網者在Facebook上提醒,如果收到親友透過WhatsApp借錢,有可能是騙徒假扮,應立即致電親友確認。此外,警方也建議市民定期檢查WhatsApp的已連結裝置,並及時登出不明裝置。Reloan也提供了一些防騙秘技,例如留意訊息的語氣和內容是否與親友的習慣相符,以及檢查帳戶的安全性設定。
總而言之,WhatsApp帳戶騎劫騙案是一種新型的詐騙手法,它利用人們對親友的信任,以及在緊急情況下急於求助的心理,進行不法勾當。市民務必提高警惕,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保護個人資訊,以免落入騙徒陷阱。同時,警方也將加強打擊力度,嚴懲不法分子,維護社會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