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美索要烏管控制權,換取安全援助

美國與烏克蘭之間的談判,近日因一項引人關注的要求而升溫:美國希望獲得烏克蘭境內天然氣管道的控制權,作為其持續提供安全援助的補償。此舉不僅引發了烏克蘭國內的強烈反彈,也讓國際社會對美國的意圖產生質疑。在俄烏戰爭持續的背景下,能源資源的控制權成為了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籌碼,而美國此舉,更凸顯了其在烏克蘭衝突中複雜的戰略考量。

美國要求控制烏克蘭天然氣管道的舉動,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其更廣泛的資源協議談判的一部分。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國不僅要求烏克蘭提供礦產資源,更希望全面控制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以確保對歐洲能源供應的影響力。網易新聞指出,美國的目標是將烏克蘭轉變為一個「殖民地」,全面控制其礦產、天然氣和港口。這種要求,無疑是對烏克蘭主權的挑戰,也讓烏克蘭政府面臨艱難的抉擇。烏克蘭智庫批評美國的要求是霸凌行為,認為基輔政府接受此條件將損害國家利益。

此事件的背景,與烏克蘭尋求替代能源供應的努力密切相關。在俄羅斯持續對烏克蘭發動攻擊,並利用能源作為政治武器的背景下,烏克蘭積極尋求多元化的能源來源。鉅亨網報導,烏克蘭計劃大幅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LNG),以應對俄羅斯對能源的威脅,並強化與美國的經濟合作關係。然而,美國提出的控制天然氣管道的要求,卻與烏克蘭尋求能源獨立的目標背道而馳。此外,烏克蘭與美國的資源協議談判也面臨其他阻礙。知新聞報導,美國曾要求烏克蘭支付一筆巨額「保護費」,以補償其提供的援助,但烏克蘭已拒絕。這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美烏之間的談判變得異常複雜。

值得注意的是,俄烏之間的天然氣協議也於2024年底到期。央視網報導,2019年,在歐盟的斡旋下,俄烏簽署了一份為期五年的天然氣跨境運輸協議。隨著協議到期,烏克蘭方面頻頻表態「斷氣」和「不續約」,顯示其決心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然而,美國控制烏克蘭天然氣管道的要求,可能會對歐洲的能源供應產生重大影響。如果美國控制了該管道,將有能力影響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和供應,進而影響歐洲的能源安全。澤連斯基總統也曾表示願意與特朗普進行交易,以稀土資源換取美國的軍事援助與安全保障,顯示烏克蘭在困境中尋求多方支持的努力。

總而言之,美國要求控制烏克蘭天然氣管道的舉動,是俄烏戰爭背景下地緣政治博弈的體現。這不僅涉及能源資源的控制權,更關乎烏克蘭的主權和歐洲的能源安全。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下,美烏之間的談判將如何發展,以及美國的最終意圖何在,都值得密切關注。此事件也提醒我們,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多元化的能源供應是應對地緣政治風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