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多處避風塘接連發生船隻下沉事件,引起社會關注。4月6日觀塘避風塘一艘遊艇,以及4月13日屯門避風塘一艘漁船相繼沉沒,消防部門均派出蛙人落水進行搜索,所幸兩次事件均未發現有人被困。這些事件的發生,不僅凸顯了海上安全的重要性,也反映出棄置船隻和惡劣天氣條件可能帶來的風險。
香港受東北季候風影響,尤其在秋季及冬季,強烈季候風容易帶來狂風暴雨。根據香港天文台的資料,強烈季候風信號發出時,香港沿岸風勢通常較大,海面波濤洶湧。此次屯門避風塘漁船下沉正值強烈季候風信號生效期間,惡劣的天氣條件無疑增加了海上作業的危險性。強風不僅可能導致船隻失控,也可能加速船隻老化和損壞,增加沉沒的風險。事實上,早在2022年11月,油麻地避風塘也曾發生遊艇下沉事件,同樣需要蛙人落水搜索。
這些沉船事件中,棄置船隻的問題也值得關注。根據香港01的報導,此次屯門避風塘下沉的漁船已被棄置於上址近兩年,昨日(12日)仍完好。這表明,長期棄置的船隻即使看似完好,也可能存在隱患,容易因年久失修或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而沉沒。這些棄置船隻不僅佔用避風塘的空間,也可能對航道安全造成威脅。此外,沉船本身也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例如洩漏油污等。
消防部門在處理這些事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每次發生船隻下沉事件,消防員都會迅速趕到現場,鎖定船隻位置,並派出蛙人落水進行搜索,以確認是否有人被困。蛙人需要在水下進行複雜的搜索,克服水流、能見度低等困難,確保搜救工作的有效性。然而,蛙人落水搜索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消防員具備高度的專業技能和勇氣。觀塘避風塘的事件中,消防員發現一艘長30米船身嚴重入水,已下沉至甲板位置,可見搜救工作的難度之大。
總而言之,近期發生的多起避風塘船隻下沉事件,警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海上安全。加強對棄置船隻的管理,定期檢查和維護避風塘內的船隻,以及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加強海上巡邏和監管,都是保障海上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應提升公眾的海上安全意識,避免在惡劣天氣條件下進行海上活動。消防部門的快速反應和專業搜救能力,在這些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值得肯定和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