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特朗普示威持續蔓延 桑德斯參議員現身集會:奪回美國

美國各地持續爆發反特朗普示威,佛蒙特州獨立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於4月12日在加州洛杉磯的集會中,激昂呼籲民眾「奪回美國(take America back)」。這波抗議浪潮並非孤立事件,而是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社會對其政策及政治立場長期累積的不滿情緒的集中爆發。不僅在美國本土,這股反特朗普的聲音也擴散至歐洲,在巴黎、柏林和里斯本等地同步舉行示威活動,顯示出國際社會對特朗普政府的關注與擔憂。

特朗普的政策,尤其是其貿易政策,引發了廣泛的爭議。曾俊華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美國製造的商品價格上漲,這不僅影響了美國國內的消費者,也對全球貿易體系產生了衝擊。歷史經驗顯示,保護主義政策往往會帶來負面後果,而非促進經濟繁榮。而此次示威活動,也正是對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及其他社會經濟政策的不滿表達。抗議者們高喊「把髒手拿開」,體現了他們對特朗普政府的強烈反對,以及對社會公正和公平貿易的訴求。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示威活動並非單純的政治抗議,更反映了美國社會內部日益加劇的政治分歧。BBC的報導指出,自特朗普一月份上任以來,這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國性抗議活動。抗議者們的不滿情緒涉及特朗普的社會經濟政策及其貿易措施,特別是那些對工人階級和弱勢群體產生不利影響的政策。這種社會分歧不僅體現在政治立場上的對立,也反映在不同階層、不同族群之間日益擴大的鴻溝。桑德斯作為美國政壇的著名左派人士,一直以來都關注工人階級的權益,他對民主黨拋棄工人階級的批評,也反映了黨內對選戰策略的反思。

此外,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山騷亂事件,更是特朗普政府執政期間的一大危機。當時,特朗普在橢圓形草坪上主持了一場名為「拯救美國」的集會,集會最終演變成騷亂,對美國民主制度造成了嚴重的衝擊。這起事件也暴露了美國社會內部存在的極端主義和暴力傾向,以及特朗普政府對這些勢力的縱容。儘管事後特朗普受到了彈劾,但其對美國政治的影響依然存在。桑德斯在2024年美國大選後,也批評民主黨在選戰中拋棄工人階級,認為這是一場災難,並質疑黨內利益集團是否能從中吸取教訓。

總而言之,美國的反特朗普示威活動,不僅是對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滿,更是對美國社會內部政治分歧和社會問題的深刻反映。從貿易政策到社會經濟政策,從國內政治到國際關係,特朗普的執政風格和政策選擇,都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反對。這波示威浪潮,也提醒我們,一個健康的民主社會,需要充分的對話和溝通,以及對社會公正和公平貿易的堅守。桑德斯呼籲「奪回美國」,不僅是對特朗普政府的挑戰,更是對美國社會的期盼,希望能夠重建一個更加公正、平等和繁榮的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