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中國公民參與俄烏戰爭的消息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烏克蘭方面聲稱俘虜了多名為俄羅斯軍隊作戰的中國公民,並指控俄羅斯招募中國雇傭兵。然而,路透社的報導指出,這些參與作戰的中國公民,很可能並未與中國政府存在直接聯繫。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公開表示,烏軍已俘虜兩名為俄軍作戰的中國公民,並已指示外交部與北京當局聯繫,以釐清中國對此事的立場與回應。明報新聞網報導,烏克蘭國防高層更直接指出,被俘者是雇傭兵。此事件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首次有中國公民因參與戰鬥而被俘的案例,也引發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公民在俄烏衝突中角色的質疑。烏克蘭外長隨後也傳召中方臨時代辦,要求中方就此事件作出解釋。
然而,路透社在4月11日的報導中引述兩名美國官員和一名西方前情報人員的說法,認為約有200名在烏克蘭為俄軍作戰的中國公民,很可能並非由中國政府直接派遣,而是以雇傭兵的身份參與。商業電台881903的報導也提及,路透社的情報顯示,雖然不排除中國軍方官員在北京批准下進入俄羅斯戰線後方,但大部分參與作戰的中國公民與中國政府之間並無直接關聯。這與烏克蘭方面的指控形成鮮明對比,也增加了事件的複雜性。
更進一步的情報顯示,情況可能比先前想像的更為複雜。聯合早報報導,烏克蘭情報機構指出,至少有155名中國公民與俄軍並肩作戰。同時,也有消息指出,在中國社交媒體平台上,出現了關於莫斯科征兵的帖子,暗示可能有中國公民自願加入俄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朝鮮也在去年年底派遣約1萬人支援俄軍,顯示俄羅斯在人力資源上的需求,以及對外國雇傭兵的依賴。儘管中國政府尚未對此作出明確回應,但這些資訊都指向了中國公民在俄烏戰爭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俄羅斯招募外國戰鬥力的趨勢。 singtaousa.com的報導也指出,中方對烏方提出的指控予以駁斥,認為毫無根據。
總而言之,俄烏戰爭中中國公民的參與問題,涉及多方資訊與複雜的政治背景。雖然烏克蘭方面指控俄羅斯招募中國雇傭兵,並聲稱俘虜了相關人員,但路透社的報導則暗示這些中國公民可能並未與中國政府存在直接聯繫。無論真相如何,此事件都突顯了俄烏戰爭的國際化趨勢,以及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日益重要的角色。未來,如何釐清中國公民在俄烏衝突中的具體角色,以及中國政府將如何應對,將是國際社會持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