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香港飛鵝山自殺崖頻頻發生意外事件,令人惋惜。近期,三名少年在飛鵝山自殺崖邊發現一個背囊,內有相機及一名男子的個人證件,警方隨即展開搜索行動。此事件再次將這個充滿悲劇色彩的地點推向公眾視野,也引發了對相關安全措施及心理健康議題的關注。飛鵝山自殺崖作為香港著名的行山路線,同時也因其不幸的歷史而聞名,近年來發生的多起事件,凸顯了其潛在的危險性。
飛鵝山自殺崖的悲劇並非首次發生。早在2021年3月,警方在該處發現一名失蹤教師的遺體,死者身份證也在其背囊內被尋獲。當時,救援人員在自殺崖對落約400米的樹林內發現該名男子,頭部重傷已明顯死亡。據了解,該名教師此前已失蹤一日,警方接報後立即通知消防及政府飛行服務隊到場協助搜索。同年4月,石樂蕎在飛鵝山失蹤,數日後在鵝肚棧道中被尋回,不幸已身亡。此外,2018年也曾有女子在飛鵝山行山時失蹤,救援人員持續搜索數日仍未有結果。這些事件都顯示出飛鵝山自殺崖潛藏的危險,以及對行山人士安全構成的威脅。
此次三名少年發現背囊及證件的事件,警方高度重視,立即展開搜索行動。根據香港01的報導,警方於11日下午5時34分接獲報案,迅速趕往現場展開調查。目前,搜索行動仍在進行中,警方正全力以赴尋找失蹤人士。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的類似事件中,警方通常會聯同消防員及政府飛行服務隊,進行陸空結合的搜索行動,以提高搜索效率。例如,在2021年2月,警方在飛鵝山自殺崖附近透過GPS發現事主,並立即展開大規模搜索。
飛鵝山自殺崖之所以成為悲劇高發地,除了其地理環境的因素外,也與社會壓力、心理健康等問題息息相關。許多案例顯示,死者生前可能正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或精神困擾。例如,2025年初,一名醫生在飛鵝山自殺崖跳崖身亡,據了解,死者疑因難以承受照顧兒子的壓力而選擇結束生命。這些事件提醒我們,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社會應加強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和支持,提供及時的心理輔導和協助。同時,也需要呼籲大眾關注身邊的人,及早發現並介入可能存在心理危機的人群,共同營造一個關愛互助的社會氛圍。
總而言之,飛鵝山自殺崖的頻繁悲劇,不僅是對生命的惋惜,也是對社會的警示。警方及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該區域的安全管理,設置更完善的警示標誌和安全設施,並加強巡邏力度。同時,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關注心理健康問題,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支持和幫助,共同預防悲劇的再次發生。飛鵝山的美麗景色不應被悲劇所玷污,我們應共同努力,讓這片土地充滿希望和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