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上購物日益普及,為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衍生出不少詐騙案件。不法分子利用網上購物平台,以空頭支票等手段騙取賣家貨物,嚴重損害了商家的利益,也讓消費者對網購產生疑慮。近期,香港警方接連搗破多個涉及空頭支票的網購騙案,凸顯了此類犯罪活動的猖獗及嚴重性。
警方於近期逮捕了一名41歲男子,涉嫌利用網上購物平台詐騙約15萬港元。該男子以空頭支票作為付款方式,成功購買了電腦顯示卡及名錶等高價值商品,隨後便失去聯絡。此案再次敲響了網購安全的警鐘,提醒賣家在交易過程中務必提高警惕,謹慎核查買家的付款方式。類似案件頻發,反映出不法分子瞄準了網購平台的漏洞,利用空頭支票等手段進行詐騙,牟取不法利益。
除了個別案件外,警方還發現了有組織的「彈票黨」集團。根據統計,過去兩週內,香港警方共接獲581宗網購騙案,總損失金額高達1415萬港元。其中,涉及機票或旅行套票的騙案有49宗,涉款達67萬元。這些騙徒通常會在網上購物平台假扮買家,主動聯絡出售手提電話、名牌手袋或名錶等名貴貨品的賣家,表示有意進行交易。隨後,他們會利用空頭支票或偽造的銀行轉帳紀錄存根,騙取賣家的貨物。警方已拘捕多名涉嫌參與此類詐騙活動的犯罪分子,並呼籲市民在網購時務必小心謹慎。
值得注意的是,此類詐騙手法並非僅限於香港。在加拿大,警方也曾搗破類似的網上購物「彈票黨」詐騙集團,拘捕27人,涉及至少58宗案件,騙款高達160萬加元。這些騙徒同樣以空頭支票作為付款方式,騙取受害人的貨品,甚至訛稱過數過多,要求退回差額。在澳門,也有女商人涉嫌開立逾百萬港元的空頭支票,拖欠口罩廠的裝修費用,導致10名男女被捕。這些案例表明,網購詐騙已成為一個跨地域的犯罪問題,需要各地的執法部門加強合作,共同打擊。
為了有效預防網購詐騙,警方建議市民在網購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平台,並仔細查核賣家的身份和評價。在交易過程中,應盡量選擇安全的付款方式,如信用卡或電子支付平台,避免使用現金或支票等容易被偽造的付款方式。此外,市民應提高警惕,對任何要求退回差額或提供個人信息的交易保持警惕,避免上當受騙。警方也呼籲商家在交易過程中,務必核實買家的身份和付款方式,並在確認收到貨款後才將貨物交付。
總而言之,網購詐騙案件層出不窮,不法分子利用空頭支票等手段,對商家的利益和消費者的權益造成了嚴重威脅。面對日益猖獗的網購詐騙,警方、平台和消費者都應共同努力,加強防範意識,採取有效措施,共同維護網購環境的安全和穩定。透過提高警惕、選擇安全平台、謹慎核查付款方式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網購詐騙的風險,讓消費者能夠安心享受網購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