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升級:SMBC日興證券預測內地或沽美債報復」

中美關稅戰持續升溫,不僅對全球貿易造成衝擊,更引發了金融市場的波動。近期,市場高度關注中國是否會透過拋售美國國債作為報復手段,以應對美國提高關稅的舉動。這一舉動不僅可能擾亂全球債券市場,更可能對自身經濟產生影響。

自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中美貿易關係便不斷緊張。美國以貿易逆差為由,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隨之採取反制措施,雙方互徵關稅,關稅戰一觸即發。儘管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對關稅政策進行了一些調整,但整體而言,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依然存在。近期,美國再次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使得緊張局勢再度升溫。面對美國的關稅舉動,中國可能採取多種報復手段,其中拋售美國國債被視為一種潛在的選項。

根據高盛的報告指出,中國可能出售美元資產,以捍衛人民幣匯率並報復美國的關稅政策。截至今年一月,美國國債約佔中國官方外匯儲備的40%,相當於約1.1萬億美元。如果中國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將對美國債券市場造成巨大衝擊,可能導致美國國債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這不僅會增加美國的借貸成本,還可能引發金融市場的動盪。此外,中國拋售美國國債也可能導致美元貶值,進而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然而,各國拋售美債的報復行動,損失可能更大,因此目前僅有先罷買的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財政部內部對債券市場發展的日益擔憂,是促使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暫停其「對等關稅」制度的關鍵因素之一。美國財長貝森特也表示,暫緩大部分國家對等關稅並非因市場大跌,而是中國已被美國迫至不利位置。儘管如此,市場仍密切關注中國的動向,以及美國政府未來可能的政策調整。美國國債市場也發出警示信號,表明對關稅行動可能加劇經濟滯脹風險的擔憂。短期美國國債殖利率上漲,反映了市場對通膨和經濟成長的擔憂。

中國目前持有約7600億美元的美債,為全球第二大持有者。自第一次關稅戰以來,拋售美債就被中國民間視為反制措施的可選項。然而,中國大規模拋售美債也可能對自身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首先,美國國債是中國外匯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拋售美債可能導致中國的外匯儲備減少,降低其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其次,美國國債市場的動盪可能波及全球金融市場,對中國的經濟和金融穩定造成不利影響。因此,中國在採取報復措施時,需要權衡利弊,謹慎行事。

總而言之,中美關稅戰的持續升溫,使得金融市場面臨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中國是否會採取拋售美國國債的報復手段,以及美國政府未來可能的政策調整,都將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投資者應密切關注事態發展,謹慎應對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