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推出三項支援措施,以協助本港企業應對美國關稅措施,尤其是針對中小企業的支持。這些措施不僅體現了香港政府對企業的關懷,也反映了香港在面對國際貿易挑戰時的積極應對態度。以下將詳細探討這些支援措施的內容、其對香港企業的影響,以及相關的背景和展望。
主題背景
香港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長期以來依賴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然而,近年來美國對香港實施的關稅措施對本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造成了不小的壓力。為此,香港政府和相關機構積極推出各種支援措施,以幫助企業應對挑戰。
支援措施的具體內容
延長免費付貨前風險保障
信保局推出的第一項措施是延長為中小企業而設的「小營業額保單」保戶提供的免費付貨前風險保障,延長至2026年6月30日[1][3]。這項措施可以有效減少中小企業在出口貿易中的風險,讓他們更有信心地開拓新市場。
付貨前風險保障五折保費優惠
第二項措施是為非「小營業額保單」保戶提供付貨前風險保障五折保費優惠[1][3]。這項優惠可以幫助更多企業降低保費支出,進而增加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減低新興市場保費率
第三項措施是減低新興市場的保費率,與傳統主要市場劃一收費[1][3]。這項措施尤其有助於出口商開拓東盟市場,進一步促進香港企業的多元化發展。
支援措施的影響和反應
企業反應
本港多個商會對信保局的支援措施表示歡迎[4]。這些措施不僅體現了政府對企業的關懷,也為企業提供了實質性的幫助。尤其是中小企業,往往資源有限,面對國際貿易風險時更需要這類支援。
政府的積極應對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美國的關稅措施違反邏輯和事實,香港將團結一致應對這些挑戰[1][3]。政府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繫,透過各項資助計劃和支援措施協助企業資金周轉、提升競爭力和開拓更多元化市場。
展望和反思
在面對美國關稅措施的挑戰下,香港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應對態度值得肯定。未來,香港企業需要繼續加快開拓新興市場,同時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韌性。政府的支援措施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外,香港企業在開拓新興市場時,也需要關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例如,太古地產在其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提到,積極更新香港和中國內地物業的建築設備系統,提高能源效益,並引入綜合太陽能、儲能等系統[2]。這類可持續發展的實踐不僅有助於企業自身的長期發展,也能為整個社會和環境帶來正面的影響。
綜上所述,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推出的支援措施對於本港企業應對美國關稅措施具有重要意義。這些措施不僅體現了政府的積極應對態度,也為企業提供了實質性的幫助。未來,香港企業需要繼續努力,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資料來源:
[1] www.news.gov.hk
[2] www1.hkexnews.hk
[3] www.info.gov.hk
[4] www.hkcd.com.hk
[5] www.inf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