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引發全球貿易摩擦。在這一背景下,市場對於中美貿易談判的走向充滿不確定性。近期,知名投資人、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奧(Ray Dalio)提出了一種獨特的觀點,認為透過人民幣升值,或許能促使中美達成協議,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一觀點不僅反映了市場對貿易戰的擔憂,也揭示了人民幣匯率在國際政治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特朗普政府自2018年起,開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旨在減少美國貿易逆差,並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政策。然而,關稅戰並未如預期般解決問題,反而對全球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許多企業,尤其是跨境電商賣家,面臨了巨大的壓力。根據香港01的報導,特朗普關稅嚴重打擊了跨境電商Amazon中國的賣家,他們正在考慮提價或撤出市場。關稅的增加直接提高了進貨成本,壓縮了利潤空間,使得許多賣家難以維持經營。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進而影響整體經濟的穩定。
達里奧的建議,核心在於中國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他認為,中國可以透過出售美元資產,同時放寬財政及貨幣政策以刺激需求來達成這一目標。信報引述達里奧的觀點指出,中國與其他國家以反制措施應對美國新關稅,可能帶來很大衝擊。因此,他估計中美兩國最終會透過協商化解關稅戰,而中國同意人民幣升值,將是換取美國降低關稅的關鍵。這種策略的邏輯在於,人民幣升值可以降低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力,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從而滿足美國的要求。然而,人民幣升值也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可能導致出口減少,甚至引發通縮。on.cc東網的報導也指出,達里奧預計中國應同意讓人民幣升值,換取美國降低關稅,但同時也警告中國經濟可能陷入通縮。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也曾公開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以抵消美國關稅的影響。Yahoo財經的報導指出,特朗普特別指出,中國正在透過操縱人民幣匯率來抵消美國關稅的影響,顯示兩國在經貿領域的博弈進入新階段。這種指責反映了美國對中國匯率政策的高度關注,以及對中國可能採取反制措施的警惕。此外,中美之間的博弈不僅僅局限於關稅和匯率,還涉及到科技、知識產權等諸多領域。正如Yahoo財經另一篇報導所指,特朗普不斷極限施壓,擴大威嚇至全球,淋漓盡致地演繹其強硬的貿易政策。
總而言之,中美貿易關係的走向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達里奧提出的透過人民幣升值促成協議的建議,為解決貿易爭端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思路。然而,這種策略的實施需要權衡各方面的利弊,並考慮到對中國經濟的潛在影響。在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下,中美雙方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性,透過對話和協商,尋求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最終,能否達成協議,不僅取決於雙方的政治意願,也取決於雙方在經濟上的讓步和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