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準備持久戰,下月探中東

面對美國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香港業界正積極應對,並為可能出現的長期貿易戰做好準備。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並一度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雖然其後宣布暫緩90天,但市場普遍認為中美貿易僵局難以在短期內解決。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等商會已呼籲業界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並積極尋求市場多元化,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動,對香港的經濟帶來了直接影響。作為一個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地區,香港的出口和進口都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指出,中美博弈僵局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業界需要做好長期應對的準備。他建議政府推出支援措施,例如鼓勵銀行業提供針對性的融資方案,協助企業應對資金壓力。同時,業界也應加快推動供應鏈和銷售市場多元化,逐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尋找新的增長點。這不僅是為了應對當前的關稅挑戰,也是為了提升香港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除了市場多元化,業界還需要注重升級轉型,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認為,香港憑藉其高度國際化的優勢,可以利用平台開拓新市場,並協助業界提升競爭力。具體而言,可以加強與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的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拓展新的貿易機會。此外,企業還應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面對關稅壁壘,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是突破困境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貿易層面,還可能引發金融市場的波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美國加徵關稅容易引起市場情緒反應,特別是在金融市場。因此,特區政府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並將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採取措施,維護金融穩定。此外,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也對關稅政策可能推高通脹表示憂慮,這也反映了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的潛在風險。因此,業界在應對關稅挑戰的同時,也需要關注金融市場的風險,做好風險管理。

總而言之,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化對香港經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機會。業界需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積極尋求市場多元化,注重升級轉型,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政府應提供必要的支援,協助企業應對挑戰,並維護金融穩定。只有這樣,香港才能在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近期廠商會計劃下月訪中東,正體現了業界積極拓展新市場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