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交通收費制度一直備受關注,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交通模式的轉變,現行收費制度的合理性與效率性日益凸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近期多次公開表示,將重點檢討香港仔隧道及城門隧道等現有收費結構,並積極研究統一叫車平台,以期優化交通管理,提升整體運輸效率。此舉不僅反映了政府對交通問題的高度重視,也預示著香港交通收費制度可能迎來重大調整。
多年來,香港的隧道收費制度一直存在一些問題。部分隧道收費過低,導致交通擁堵,而部分隧道則因收費過高而使用率不高,造成資源浪費。例如,香港仔隧道及城門隧道已逾三十年未調整收費,與通脹和交通成本的上升相比,現行收費水平顯然偏低。陳美寶在立法會上指出,政府正積極檢討各項交通收費及罰款,預計今年第二季提交立法會諮詢,其中隧道收費是重點關注的議題之一。她強調,政府在釐定隧道收費時,會考慮交通管理需要、「用者自付」原則以及收回成本等因素,同時也會顧及公眾的可負擔程度,確保運輸基建的財務可持續性。此外,八號幹線上年度虧損高達兩億港元,更凸顯了現行收費制度的不足,促使政府加快檢討步伐。
除了隧道收費的調整,政府還積極探索新的交通管理模式。其中,統一叫車平台被視為解決交通擁堵、提升運輸效率的重要途徑。陳美寶表示,政府正在研推統一叫車平台,旨在整合現有網約車和的士服務,提升整體調度效率,方便市民出行。她亦強調,的士與網約車平台可以相輔相存,並非零和博弈。同時,政府也積極研究規管網約車平台,並已先後約見的士業界及網約車平台的代表,預計今年內會訂立法律框架,以確保市場公平競爭和乘客安全。這種兼顧傳統交通和新興交通模式的策略,有助於建立更加多元化、高效便捷的交通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檢討交通收費制度時,也充分考慮了社會公平性。陳美寶多次強調「用者自付」的原則,即讓交通使用者承擔相應的成本,以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然而,政府也意識到,過高的收費可能會增加市民的經濟負擔,因此在調整收費時,必須兼顧公眾的可負擔程度。此外,政府還關注分時段收費的實施效果,通過在高峰時段提高收費,以鼓勵市民錯峰出行,從而緩解交通擁堵。例如,分時段收費實施後,過海交通分布更為平均,顯示出一定的成效。總而言之,政府的目標是在保障運輸基建財務可持續性的前提下,建立一個公平、高效、便捷的交通收費制度,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