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多行」政策刺激內地客入境 香港人均日消費升2成

香港訪客數字顯著增長,主要得益於「一簽多行」政策的推動,以及清明節期間的旅遊高峰。此舉不僅提升了香港的旅遊業,也對澳門的旅遊市場產生了積極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一簽多行」政策對香港及澳門旅遊業的影響,分析其優勢與發展趨勢,並展望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自去年12月1日恢復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以來,香港的訪客數字持續攀升。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的最新數據顯示,自恢復及擴展深圳“一簽多行”後,內地訪客入境人次日均約10萬,較新措施實施前11月份的日均人次上升了約20%。這一增長趨勢在清明節假期期間尤為明顯,根據統計,三日清明假訪澳旅客達40.9萬人次,日均約13.6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4%,其中內地客佔據主導地位。

「一簽多行」政策的實施,為香港和澳門的旅遊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過去,內地居民前往香港旅遊受到簽注限制,頻繁往返的成本較高。而「一簽多行」政策的推行,允許持證者在有效期內多次往返,極大地便利了內地居民的出行,降低了旅遊成本,從而刺激了旅遊需求。此外,橫琴口岸的日均通關量也因「一簽多行」政策的實施而增長了25%,顯示出政策的實際效果。

除了便利性,政策的擴展也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中央已支持開放更多省市的人士以個人遊方式來港,並且「一簽多行」政策也可能擴展至更多大灣區城市的居民。這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內地居民能夠享受到便捷的香港及澳門旅遊體驗,為兩地的旅遊業帶來更大的增長空間。在政策的推動下,一月份香港的訪港人次達到474萬,其中近八成是來自內地的旅客,按年增長約25%,打破了疫情後的單月記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內地客的消費力可能難以回到以往的水平。餐飲業界人士指出,今年多了港人原意留港消費,加上「一簽多行」恢復,令市面變得熱鬧,但按年仍有下跌。因此,香港和澳門的旅遊業在吸引更多旅客的同時,也需要調整策略,提升服務質量,開發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旅遊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

展望未來,「一簽多行」政策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促進香港和澳門與內地之間的旅遊交流。隨著政策的逐步完善和擴展,預計兩地的訪客數字將持續增長。同時,兩地也應積極探索新的旅遊模式,例如發展主題旅遊、文化旅遊、生態旅遊等,以提升旅遊產品的吸引力。此外,加強與內地各省市的合作,共同推動旅遊業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

總而言之,「一簽多行」政策的推行,為香港和澳門的旅遊業帶來了顯著的正面影響。它不僅提升了訪客數字,也促進了兩地經濟的發展。在未來,我們應繼續完善政策,拓展市場,提升服務質量,以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為香港和澳門帶來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