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近日宣布將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的關稅從104%大幅提高至125%,儘管同時宣布暫緩對其他國家徵收的「對等關稅」90天,但此舉無疑進一步加劇了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特朗普聲稱此舉是針對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缺乏尊重,並暗示仍有達成協議的可能性,甚至表示習近平是「聰明人」,但其強硬的關稅政策背後,反映了複雜的中美關係與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
自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戰持續不斷,雙方互徵關稅,涉及商品範圍廣泛,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顯著影響。特朗普政府一開始以減少貿易逆差、保護美國產業為由,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隨後也採取反制措施,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這場貿易戰不僅影響了兩國的貿易額,也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維基百科上關於中美貿易戰的描述,清晰地記錄了這場貿易衝突的演進過程,以及雙方在關稅問題上的博弈。
此次關稅稅率的提高,是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的又一次升級。他強調,此舉是為了回應中國對世界市場的不尊重,並藉此向中國施加壓力,促使其在貿易談判中做出讓步。然而,中國方面也迅速做出回應,表示將繼續捍衛自身利益,並強調中國外貿的韌性以及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中央社的報導指出,中國就關稅問題喊話,強調外貿韌性不減,並將尋求更多合作夥伴。這種強硬的態度,反映了習近平政府在面對外部壓力時,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習近平的權威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中國在貿易談判中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宣布提高關稅的同時,也表達了對習近平的肯定,稱其為「聰明人」,並暗示仍有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他表示,如果中國為了達成協議而主動聯絡美國,他將會表現得寬容。這種矛盾的表態,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的複雜性。一方面,他希望通過關稅壓力迫使中國做出讓步;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與中國達成協議,以避免貿易戰進一步升級。Yahoo財經的報導指出,特朗普相信習近平和中國是希望達成協議的,只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始。這種微妙的平衡,也為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增添了不確定性。
總而言之,美國對華關稅提高至125%的舉措,是中美貿易戰的又一次進一步升級,反映了雙方在貿易、經濟和地緣政治等方面的深層次矛盾。儘管特朗普表達了達成協議的意願,但其強硬的關稅政策以及中國的堅定反制,都預示著未來中美關係仍將充滿挑戰。這場貿易戰的結果,不僅將影響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也將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