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韓國演藝圈爆發的事件引發了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廣泛關注,並進而推動了新的立法進程。因演員金秀賢與金賽綸之間的爭議,韓國國會請願網站上出現了名為「金秀賢防治法」的請願,旨在提高未成年人的性自主決定權年齡,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目前,該請願已正式提交至韓國國會相關委員會審議。
「金秀賢防治法」的提出,源於金秀賢與金賽綸之間的事件。事件曝光後,金賽綸的母親公開指控金秀賢在兩人交往期間存在不當行為,並提出索賠要求。金秀賢方面則堅決否認,並對金賽綸的指控進行反駁。儘管事件真相仍有爭議,但它卻將未成年人保護的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根據現行韓國法律,13歲至16歲的未成年人即使與成年人發生性關係,成年人也不會被處以刑事責任,這被認為是存在漏洞,容易導致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因此,請願者希望通過提高未成年人性自主決定權的年齡,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避免成年人利用權力地位對未成年人進行侵害。
截至4月9日,該請願已獲得超過5.4萬人的支持,遠超提交至國會的基準人數。請願內容主要集中在將現行未成年人性自主決定權從16歲提高到19歲。支持者認為,16歲的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成年人的影響和誘導,因此需要更嚴格的法律保護。如果「金秀賢防治法」得以通過,將意味著韓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將進一步加強,成年人與未成年人之間的性關係將被視為非法行為,從而有效遏制侵害未成年人的事件發生。此外,該法案的推動也反映了韓國社會對性侵犯問題的日益重視,以及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迫切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也引發了關於未成年人保護的更廣泛討論。除了提高性自主決定權的年齡外,還有聲音呼籲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同時,社會各界也應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讓未成年人能夠在沒有恐懼和壓力的情況下健康成長。金秀賢事件的影響深遠,它不僅僅是一起娛樂事件,更是一次對韓國社會未成年人保護制度的深刻反思。
「金秀賢防治法」的提出和推動,是韓國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意識提高的體現。儘管立法過程可能面臨諸多挑戰和爭議,但它無疑為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邁出了重要一步。未來,韓國社會應繼續關注未成年人保護問題,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社會教育,共同營造一個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讓每一個未成年人都能夠在陽光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