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表示對中國所實施的84%報復性關稅深感遺憾,並呼籲雙方重啟談判,此言論正值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之際,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這不僅是針對近期貿易政策的直接回應,更反映出美國政府對於當前貿易局勢的擔憂,以及尋求解決方案的意願。
自前總統川普時期起,美國便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旨在縮小貿易逆差、保護美國產業和知識產權。然而,中國隨後也採取了對等報復措施,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導致雙方貿易關係持續緊張。近期,川普政府再次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稅率甚至高達104%,此舉無疑進一步加劇了貿易戰的烈度。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此次關稅加徵在效果上與加到70%或120%並無太大區別,更多的是一種政治表態。
貝森特部長的發言,體現了拜登政府在對華貿易政策上的微妙立場。一方面,美國政府承繼了前朝對中國貿易不平衡的關切,並繼續採取措施以維護美國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美國政府也意識到關稅戰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以及與中國保持溝通的重要性。正如《香港01》報導,貝森特在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明確指出,中國實際上並不想透過報復手段孤立自己。這暗示著美國政府認為,通過對話和談判,仍有可能找到解決貿易爭端的出路。此外,貝森特也強調了與其他國家,如日本,進行貿易談判的重要性,顯示了美國試圖通過多邊合作來應對貿易挑戰的策略。
然而,中國方面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態度強硬,並明確表示將「奉陪到底」。根據《奇摩新聞》的報導,中國不僅對美國的關稅加徵採取了報復措施,更批評美國的行為是「錯誤」。這種強硬的姿態,使得中美貿易談判的前景更加不明朗。儘管如此,許多分析師認為,中美雙方終究會妥協,因為持續的關稅戰對雙方經濟都將造成損害。正如《德國之聲》所指出的,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經引發全球市場的震蕩,而中國的反制措施也將對美國出口商造成衝擊。因此,尋求一個互利的解決方案,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
總而言之,美國財長對中國84%報復性關稅的遺憾之情,以及呼籲重啟談判的舉動,反映了中美貿易關係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儘管雙方在貿易問題上存在深刻分歧,但通過對話和談判,仍有可能找到解決方案,避免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維護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繁榮。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的走向,將取決於雙方能否展現出政治智慧和務實態度,共同尋求一個互利共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