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商品祭出高額關稅,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白宮宣布將對小額包裹(De Minimis)關稅從30%大幅提升至90%,進口商需繳付的關稅則高達90%或75美元,總體稅率甚至達到104%。此舉不僅是對中國商品的一次重大打擊,也預示著全球貿易格局可能迎來新的變動。中國商務部隨即強硬回應,表示將「奉陪到底」,顯示雙方在貿易問題上的對立立場。
美國此次加徵關稅的行動,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其長期以來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體現。前總統特朗普時期,美國已對大量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試圖減少貿易逆差,並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政策。儘管拜登政府上任後,對部分關稅進行了調整,但整體上仍維持高關稅政策。此次針對小額包裹的關稅大幅提升,顯然是為了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商品的打壓力度,並試圖阻止中國通過電商等渠道繞過現有關稅壁壘。根據BBC的報導,此次加徵關稅的累計稅率將達104%,使得中國輸美商品的成本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此次關稅行動並不僅僅針對中國。白宮同時宣布對來自86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品加徵關稅,這表明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正在擴大。這項政策的背後,可能與美國國內政治因素有關。在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中,保護主義政策往往能獲得部分選民的支持。然而,這種單邊主義的貿易政策,也可能引發其他國家的反制,導致全球貿易摩擦升級。中央社的報導指出,白宮認為中國的報復措施是「錯誤」,並堅持加徵關稅的決定,顯示其在貿易問題上的強硬姿態。
中國方面對美國的關稅行動,採取了堅決的反制態度。中國商務部明確表示將「奉陪到底」,表明中國不會輕易屈服於美國的壓力。天下雜誌分析指出,中國已做好應戰準備,並將尋找機會反擊。具體而言,中國可能通過以下方式來應對美國的關稅措施:一是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進行對等報復;二是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尋求新的市場;三是加大對國內產業的扶持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此外,中國還可能採取非關稅措施,例如加強對美國企業的監管,限制其在華投資等。香港01的報導也強調了中國的強硬立場,顯示雙方在貿易問題上的博弈將持續下去。
總而言之,美國對86國開打貿易戰,並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04%的關稅,無疑將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這不僅是對中國經濟的一次挑戰,也對全球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面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中國採取了堅決的反制態度,並將尋找機會反擊。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的走向,以及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都將值得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