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期再度公開談及台積電在美設廠議題,並透露他曾以極端手段——威脅徵收高達100%的關稅——來促使台積電赴美投資。此舉不僅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更凸顯了地緣政治與半導體產業之間的複雜關聯。特朗普的言論,以及其背後的政策意圖,對於全球供應鏈、科技競爭,乃至台灣的經濟發展,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特朗普將台積電來美設廠視為其執政期間的重大成就,並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晚宴上公開宣稱,他曾直接告知台積電,若不願在美國設廠,將面臨100%的關稅懲罰。這一言論迅速引發各界討論,一方面是對特朗普強硬貿易政策的再確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國政府對於確保半導體供應鏈安全的高度重視。事實上,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尤其是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擁有自主的半導體生產能力,對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美國一直以來都希望降低對亞洲供應鏈的依賴,並將半導體製造業拉回本土,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特朗普的威脅,並非空穴來風。他過去一直倡導「美國優先」的政策,並積極利用關稅作為貿易談判的籌碼。在對華貿易戰中,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旨在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政策。此次針對台積電的威脅,可以視為特朗普延續其強硬貿易政策的體現。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言論也暗示了他若再次當選總統,將可能採取更激進的貿易措施。這對於全球貿易秩序和經濟穩定都構成潛在風險。此外,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可能引發其他國家採取反制措施,進而導致貿易摩擦升級。
除了關稅威脅,台積電在美國的發展也面臨其他挑戰。近期,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的項目,被指控存在歧視問題,引發了集體訴訟。這不僅影響了台積電的聲譽,也可能延遲其在美生產進度。此外,美國的勞工成本、法規環境以及供應鏈配套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台積電在美設廠的難度。然而,儘管面臨諸多挑戰,台積電仍然積極推進在美投資,這表明其對於美國市場的重視,以及對於長期發展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政府也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等政策,提供資金和稅收優惠,以吸引半導體企業在美投資。
展望未來,台積電在美國的發展,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一方面,美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將為台積電提供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地緣政治風險、勞工問題以及供應鏈挑戰,也可能對其發展構成阻礙。在全球半導體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台積電需要在美國市場取得成功,才能鞏固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領導地位。同時,台灣也需要積極應對外部挑戰,提升自身的科技競爭力,以確保經濟的持續發展。特朗普的言論,無疑為台積電的未來發展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也提醒我們,在全球化時代,地緣政治風險和貿易保護主義,對於企業和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