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近期波動劇烈,恒生指數經歷了先跌後彈的過程。在經歷了早前的股災後,市場情緒有所回穩,恒生指數在5月23日收市時顯著反彈,收復了二萬點關口。然而,反彈的同時,個股表現分化,科技股普遍回升,但部分權重股則承壓。
恒生指數的走勢反映了市場對多重因素的綜合反應。首先,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走向,對香港股市產生了直接影響。聯儲局押後減息的預期,導致美國股市下跌,進而拖累了香港股市。其次,中國經濟的復甦進度也影響著投資者的信心。儘管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但經濟數據的表現仍不盡如人意,這使得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前景持謹慎態度。此外,地緣政治風險也增加了市場的波動性。
儘管大市整體呈現反彈態勢,但個股表現卻差異顯著。根據香港01的報導,小米(01810)在逆市中表現亮眼,股價飆升近半成,成為當日表現最佳的成分股之一。這可能與小米近期公佈的業績超預期有關,顯示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正在增強。另一方面,長和(0001)則下跌約3%,顯示部分權重股仍面臨壓力。此外,京東(09618)和網易(09999)也分別上漲近9%和一成,顯示科技股普遍受到市場青睞。香港經濟日報也報導,恒指收市報20127點,升299點,成交額縮減至約4,332億元,顯示市場資金流動性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恒生指數的波動幅度較大,早段曾一度跌穿250天牛熊分界線,顯示市場的恐慌情緒仍然存在。然而,其後跌幅顯著收窄,最終成功收復二萬點關口,顯示市場存在一定的支撐力。Yahoo財經的報導指出,恒指低開逾600點後跌幅一度擴至超過860點,但最終成功反彈,顯示市場的抗跌能力正在增強。AASTOCKS.com的報導也提到,恒指半日跌239點,但下午時段成功反彈,顯示市場存在短線反覆的機會。
總而言之,香港股市目前處於一個複雜的環境中,既面臨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的挑戰,也存在一定的反彈機會。恒生指數的走勢將繼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投資者應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小米等科技股的亮眼表現,為市場帶來了一絲亮點,但整體而言,香港股市的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