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宣布將對進口藥品徵收關稅,旨在迫使製藥公司將生產線遷回美國本土。此舉不僅是其「美國優先」政策的延續,也反映出美國政府對藥品供應鏈安全以及藥價高昂問題的日益關注。特朗普政府此項政策的推出,正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之際,預計將對國際藥品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其長期以來貿易策略的一部分。此前,他已對來自中國、墨西哥等國家的商品徵收了高額關稅,旨在減少貿易逆差,促進美國本土產業發展。此次針對藥品的關稅措施,可以視為其「重塑美國製造業」戰略的延伸。根據香港01的報導,特朗普表示:「我們將對藥品課稅,等我們這麼做之後,它們(藥廠)就會湧回美國,因為我們才是最大市場。」ETtoday新聞雲也指出,特朗普政府希望透過徵收「重大關稅」,迫使製藥公司撤離中國,回流美國設廠。然而,這種策略的實效性以及可能帶來的後果,卻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將生產線遷回美國,對於製藥公司而言,無疑將面臨成本大幅增加的挑戰。正如Yahoo財經報導,川普總統此前也曾表示,希望企業「就在美國生產商品」,但World Journal指出,將工廠遷回美國的成本高昂,且難度極大。除了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等因素外,美國的監管環境也可能對製藥公司的生產造成額外壓力。此外,藥品生產涉及複雜的供應鏈,單純將生產線遷回美國,並不能完全解決藥品供應鏈安全問題。元樟生技也積極因應美國新關稅挑戰,啟動全方位國際佈局策略,顯示業界對此政策的重視與應對。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彈。Yahoo財經報導,如果中國不取消報復性關稅,美國將對中國產品徵收額外50%關稅,而中國商務部則回應將採取反制措施。香港01也報導,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已於近日生效,向86個國家開徵,每日收至少20億美元。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不僅可能導致全球貿易摩擦升級,也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dotdotnews指出,特朗普的藉口是為了美國利益,但此舉不得人心,全球怒吼。
總而言之,特朗普政府對藥品徵收關稅的舉措,是其「美國優先」政策的體現,旨在促進美國本土產業發展,保障藥品供應鏈安全。然而,此項政策的實施,將面臨成本上升、供應鏈複雜性等挑戰,並可能引發國際貿易摩擦。在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如何平衡國內利益與國際合作,將是特朗普政府需要謹慎考慮的問題。此政策的長期影響,仍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