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启动「对等关税」,86国将每日多缴20亿美元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於4月9日午夜(美國東部時間)開始,對來自全球86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品徵收新的「對等關稅」,稅率從11%到50%不等。此舉被視為特朗普政府奉行保護主義貿易政策的又一重大行動,預計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此項關稅措施的推出,不僅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也引發了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

特朗普政府此番行動的邏輯在於「對等」原則,即針對其他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美國將採取相同水平的報復性關稅措施。然而,這種以關稅作為貿易武器的做法,往往會引發一連串的報復和反報復,最終導致貿易戰的全面升級。此前,特朗普政府已對中國商品加徵了高額關稅,引發了長期的中美貿易摩擦。此次擴大關稅範圍至86個國家,顯示了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貿易領域採取更加強硬態度的意圖。

此次關稅措施的影響範圍廣泛,涉及多個行業和國家。除了中國,歐盟、日本、韓國等主要貿易夥伴也受到波及。根據香港01的報導,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已在聲明中明確指出,將於4月9日美國東部時間凌晨12時01分開始徵收關稅。而根據Yahoo財經的報導,特朗普甚至簽署行政命令,對來自不同國家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對歐盟商品徵收20%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34%。這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可能導致消費者價格上漲,進而影響全球經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其整體貿易戰策略的一部分。自上任以來,特朗普一直主張美國在貿易談判中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要求其他國家降低貿易壁壘,為美國商品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然而,這種單邊主義的貿易政策,往往會遭到其他國家的反對和抵制。例如,歐盟就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提出了強烈抗議,並威脅採取報復性措施。BBC的報導指出,特朗普拒絕了歐盟取消美歐之間工業品雙邊關稅的建議,堅持對所有歐盟進口商品徵收20%關稅。

此外,美國商會也可能就此「對等關稅」問題控告特朗普政府,以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爭端。Yahoo財經的報導顯示,美國商會正在考慮採取法律行動,以挑戰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這表明,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不僅在國際上引發爭議,也在國內受到挑戰。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各國企業和政府也紛紛採取應對措施。一些企業開始調整供應鏈,尋找替代的生產基地,以規避關稅風險。一些國家則開始加強與其他貿易夥伴的合作,尋求多元化的貿易市場。例如,中國就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亞洲、非洲和歐洲等地區的貿易合作。維基百科中關於中美貿易戰的描述也顯示,各方都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以避免貿易戰進一步升級。

總而言之,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是一項具有重大影響的貿易舉措,它不僅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也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構成了威脅。面對這一挑戰,各國企業和政府需要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以降低關稅風險,維護自身利益,並共同努力,維護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