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特朗普再出招!中港小額包裹關稅翻3倍至90%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近期再度對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的進口商品採取關稅措施,將小額包裹的關稅稅率大幅提升,並取消了先前的小額包裹豁免關稅政策。此舉不僅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也對跨境電商、消費者以及相關產業鏈產生了深遠影響。

自2018年以來,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和貿易逆差為由,對大量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儘管雙方曾多次進行談判,但未能達成全面協議。此次針對小額包裹的關稅調整,是特朗普政府在卸任前夕,再次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的體現。根據多家媒體報導,白宮於當地時間4月8日宣布,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包裹徵稅額從貨值的30%提高至90%。進口商需繳付的關稅為貨值的90%或75美元(約新台幣2175元),取較高者。此政策將於5月2日起正式生效。此前,美國曾於2月1日簽署行政命令,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關稅,並取消了對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額貨物的「最低限度」關稅豁免。

此次關稅調整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對於依賴跨境電商的消費者而言,將面臨更高的購物成本。由於關稅的增加,從中國大陸或香港購買的商品價格將大幅上漲,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其次,對於跨境電商企業而言,將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關稅成本的增加將壓縮其利潤空間,甚至可能導致部分企業退出市場。此外,此次關稅調整也可能導致供應鏈的重組。為了規避關稅,部分企業可能會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從而改變全球貿易格局。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方面也對此採取了反制措施。中國率先對特朗普的關稅戰作出反制,但已遭到特朗普「加徵50%額外關稅」的回應,顯示出雙方貿易關係的緊張程度。

值得深入探討的是,特朗普政府為何選擇在卸任前夕再次對中國採取關稅措施?一方面,這可能是特朗普政府試圖在卸任前,向國內選民展示其強硬的對華政策,以維護其政治聲譽。另一方面,這也可能是特朗普政府試圖為下一任政府設定貿易政策的框架,迫使下一任政府繼續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然而,這種做法也可能適得其反,進一步加劇貿易摩擦,損害全球經濟的穩定。此外,取消小額包裹的關稅豁免,也反映出美國政府對跨境電商的監管力度正在加強。過去,由於小額包裹的價值較低,海關監管相對寬鬆。但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美國政府開始意識到其潛在的風險,例如逃稅漏稅、假冒偽劣商品等。因此,加強對小額包裹的監管,也成為美國政府的重要任務之一。

總而言之,特朗普政府此次針對中港小額包裹的關稅調整,是其對華貿易政策的延續,也是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此舉將對消費者、企業以及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的走向,以及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仍值得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