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社民連成員社媒煽動被判囚 12個月」

前社民連成員周劍豪因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煽動訊息,被控以新修訂的煽動罪名,最終被判處監禁12個月。此案不僅凸顯了香港在《香港國安法》框架下,對言論自由的進一步收緊,也反映了當局對任何被視為挑戰社會秩序或政治權威的言論的零容忍態度。周劍豪的案件,以及其他類似的案例,正引發國際社會對香港法治和公民自由的擔憂。

周劍豪被指控在2024年期間,透過Facebook、Instagram和Threads等社交平台,共發布了145則煽動訊息。這些訊息包括「#消滅共產黨」和「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等標語,被控方認定為具有煽動意圖。儘管周劍豪辯稱發布訊息是為了「發洩情緒」,但法庭最終裁定他罪名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周劍豪並非首次因政治活動而受到法律制裁。他早年作為社民連成員,積極參與香港的社會運動和政治抗爭,多次因示威活動被捕和起訴。

此案的關鍵在於《香港國安法》下新修訂的煽動罪。在過去,香港的煽動罪主要基於《公眾秩序條例》。然而,自《香港國安法》於2020年實施以來,當局引入了更嚴厲的法律,並對煽動罪的定義進行了擴大解釋。新的煽動罪不僅涵蓋直接煽動暴力,也包括任何可能煽動仇恨、不滿或對政府的不信任的言論。這使得香港的言論空間進一步受到壓縮,許多原本被認為是合法表達的言論,現在都可能被視為違法行為。

除了周劍豪的案件,近期香港也出現了其他類似的案例。例如,一名男子因在網上發布煽動訊息,被控以《香港國安法》下的煽動罪名,案件被押後以供警方進一步調查。另一個案例中,一名男子因穿著印有政治口號的T恤,被控以新修訂的煽動罪,最終被判處監禁14個月。這些案件都表明,香港當局正在積極利用新的法律工具,打擊任何被視為威脅國家安全的言論和行為。

周劍豪的案件也引發了對香港法治的質疑。批評者認為,新的煽動罪過於寬泛,容易被濫用,導致對言論自由的過度限制。此外,香港的司法制度也受到質疑,一些人認為,在政治壓力下,法官的判決可能受到影響,無法做到真正獨立公正。

展望未來,香港的言論自由和公民自由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隨著《香港國安法》的持續實施,以及當局對煽動罪的嚴厲打擊,香港的政治環境將會更加收緊。國際社會應持續關注香港的人權狀況,並向香港當局施加壓力,要求其尊重言論自由和法治原則。同時,香港社會也需要團結起來,捍衛自身的權利和自由,共同維護香港的多元和開放。周劍豪的案件,無疑是對香港言論自由的一次警醒,也提醒我們,捍衛自由的道路依然漫長而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