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南韓軍艦製造商簽署合作協議,旨在提升美國海軍的造船能力,以應對中國在軍艦製造領域的快速發展。此舉不僅反映了美國對自身造船產能的擔憂,也體現了其加強與盟友合作,共同應對地緣政治挑戰的戰略意圖。長期以來,分析人士便呼籲美國與韓國、日本等盟友在軍艦製造領域展開合作,以縮小與中國的差距。
美國造船業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勞動力短缺,這直接限制了其產能的提升。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美國最大軍用造船廠杭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HII)與南韓現代重工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這項協議的重點在於建立驅逐艦建造方面的合作關係,因為HII和現代重工都具備建造基於「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導彈防禦艦的能力,例如美國的勃克級驅逐艦和南韓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現代重工表示,雙方都擁有承造神盾艦的能力,這將有助於美國海軍建造新軍艦,以追趕中國艦隊的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造船業的崛起並非一蹴可幾。美國智庫的研究報告指出,外國公司在中國造船業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中國造船能力的擴大,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也隨之加快。目前,中國海軍在軍艦數量上已超過美國海軍,位居世界第一,擁有超過234艘軍艦。這種快速發展的趨勢促使美國更加重視與盟友的合作,以維持其在海軍力量方面的競爭力。此外,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近期也舉行了關於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擬議措施」的聽證會,顯示美國政府正積極考慮採取措施,以應對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挑戰。
儘管美國正在積極尋求合作,但其國內的財政狀況也對其戰略部署產生影響。美國財長近期表示,中國提高對美商品進口關稅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因為這並不能對美國造成太大損失。他形容中國如同手裏的牌只有「一對二」,暗示中國的反制措施並不足以動搖美國的經濟基礎。然而,美國自身也面臨著經濟挑戰,這可能限制其在軍事和造船領域的投資能力。韓國在造船技術和效率方面具有優勢,可以為美國海軍建造世界一流的艦船,挪威、菲律賓和秘魯海軍都曾依靠韓國來生產下一代海軍艦船。韓國造船廠也已經與美國海軍合作進行艦艇的檢修和支援,並參與了美國海軍艦艇的維修工作。
總而言之,美韓在軍艦製造領域的合作是美國應對中國海軍崛起,提升自身造船能力的重要舉措。儘管美國面臨著勞動力短缺、財政挑戰等問題,但通過與盟友的合作,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自身的不足,維持其在國際海軍力量中的競爭地位。此合作不僅體現了美國的戰略意圖,也反映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