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HSI反彈299點重上二萬關、京東小米領衝

港股在經歷了前一日的大幅下跌後,周二(8日)出現顯著反彈,恒生指數(HSI)最終收報20127點,成功重上二萬關口,成交額達4331.6億元。科指表現亮眼,上漲3.8%,報4568點。科技股成為反彈的主要動力,其中京東(09618)股價上漲近9%,小米(01810)則上漲逾6%。值得注意的是,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持續買入港股,全日淨流入金額高達236億元,顯示對港股市場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

近期港股市場的波動性較大,此前一度經歷了超過3000點的跌幅,一度跌破兩萬關口。此次反彈,一方面是市場對前期跌幅過大的修正,另一方面也受益於內地資金的持續流入。北水尾市半小時掃貨58億元,充分展現了內地投資者對港股的興趣。這種資金流動對於提振市場信心起到了關鍵作用。然而,市場人士指出,全球經濟形勢依然不明朗,貿易衝突升級的風險依然存在,港股的長期走勢仍存在不確定性。

港股的反彈並非一帆風順。早盤雖然高開反彈,但其後一度倒跌,顯示市場情緒仍然脆弱。午市收市時,恒指僅上漲312點,報20140點,國指上漲164點,報7426點,科指上漲156點,報4558點。尾市的強勁反彈,則主要得益於科技股的帶動。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歷了周一的大跌後,市場對科技股的估值進行了重新評估,認為部分科技股的跌幅過大,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此外,部分機構投資者也開始增持科技股,進一步推動了股價的上漲。

值得回顧的是,在3月7日,恒指收市跌138點,報24231點,成交金額3831億元。而在此之前,港股曾出現三年高位,但隨後迅速倒跌。這種反覆的走勢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儘管如此,北水持續流入,為港股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總而言之,港股周二的強勁反彈,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劑。然而,投資者仍需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內地政策的調整。在資金流動方面,北水持續流入是提振市場信心的重要因素,但其流入的規模和頻率仍需持續觀察。港股的未來走勢,將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包括全球經濟形勢、內地政策、以及市場自身的供求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