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近期豪言,預計將有數百萬美國國民參與到iPhone的製造過程中,親手擰緊螺絲。這番言論的背後,是美國政府試圖將製造業遷回本土,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全球關稅戰和供應鏈重組的趨勢。然而,這項宏大的計畫能否實現,以及其對全球經濟和科技產業鏈的影響,都值得深入探討。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稅戰持續升溫,對全球貿易產生了深遠影響。特朗普政府自2018年起,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旨在減少美國貿易逆差,並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政策。此舉引發了中國的反制措施,雙方互徵關稅的範圍不斷擴大,導致全球供應鏈的緊張和不確定性增加。近期,特朗普再次揚言將對中國商品加徵更高額的關稅,甚至高達54%,而對台灣產品則課徵32%的關稅,這無疑將進一步加劇貿易摩擦,並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分析師警告,這形同切斷了美國科技業的「供應命脈」,對整個產業鏈造成毀滅性打擊。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數百萬美國人將參與到iPhone的製造過程中,這不僅僅是為了創造就業機會,更是為了確保美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自主可控。他強調,受過高中教育的美國勞動力將成為製造業的核心力量。然而,將iPhone的製造業遷回美國,面臨著諸多挑戰。首先,美國的勞動力成本相對較高,這將直接影響iPhone的生產成本,使其價格上漲。其次,美國缺乏完善的供應鏈體系,需要重新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這需要大量的投資和時間。此外,美國的製造業人才儲備不足,需要加強職業培訓,以滿足製造業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公司已經開始將部分iPhone的生產線轉移到印度。這一舉動一方面是為了分散風險,避免過度依賴中國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聯儲局理事庫格勒認為,近期貨品及服務通脹上升,可能是由特朗普關稅政策掀動,聯儲局的優先工作是確保通脹受控。在全球經濟下行和通脹壓力上升的背景下,企業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生產成本和市場風險。此外,一些公司支持特朗普的減稅法案,但法案全面執行後,多數中產家庭將必須繳更多稅,且數百萬民眾將失去健保保障,這也反映了美國經濟政策的複雜性和矛盾性。
在全球經貿戰的大背景下,各國都在積極尋求新的合作夥伴,以應對風險和挑戰。有消息稱,沙特阿拉伯正在洽談加入中國主導的金磚銀行,以加強與中國的聯繫。這表明,一些國家正在尋求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並與其他國家建立更緊密的經濟聯繫。高盛也指出,亞洲出口跌勢將見底,預示著全球貿易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總而言之,美國商務部長的豪言,反映了美國政府試圖重振製造業,並應對關稅戰的決心。然而,將iPhone的製造業遷回美國,並非易事,需要克服諸多挑戰。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各國都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應對風險和挑戰,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關稅政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影響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市場策略,也影響著全球貿易格局和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