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審計揭長和續簽運河港口合約疑雲」

巴拿馬運河港口合約審計風波:權益、地緣政治與未來走向

巴拿馬運河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航運樞紐之一,其港口運營權的歸屬一直備受關注。近期,巴拿馬對香港長和集團(CK Hutchison)子公司運營的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特許經營合約展開審計,並發現多項違規行為,引發了一系列國際關注與地緣政治層面的討論。此事件不僅涉及商業利益,更牽動著中美在拉丁美洲地區的影響力博弈。本文將深入探討巴拿馬審計長和運河港口合約的背景、具體違規情況、以及由此引發的國際影響,並展望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

審計發現與合約爭議

巴拿馬審計長辦公室於2025年4月7日公開表示,在審計長和集團子公司運營的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特許經營合約時,發現了多項違規行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拿馬政府並未收到合同規定的12億美元。這項發現立即引發了巴拿馬國內對該合約合法性的質疑,並促使巴拿馬政府採取進一步行動。早在2025年2月,巴拿馬法院就已同意審視長和公司運河特許經營權,核心問題在於該特許經營權是否可以自動延長至2047年。

事實上,長和集團自1997年以來一直根據巴拿馬政府的特許經營權安排,管理著運河五個港口中的兩個。然而,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在2024年12月公開表示要「奪回」巴拿馬運河,並暗示巴拿馬政府可能存在貪腐行為,這一事件迅速升級。川普的言論不僅引發了巴拿馬國內的憤慨,也促使巴拿馬政府加快了對港口合約的審計進程。隨後,巴拿馬主計長宣布對港口合約進行審計,審計結果預計於2025年3月公布。

地緣政治的影響與美國的介入

巴拿馬運河港口合約的審計事件,並非單純的商業糾紛,更與中美在拉丁美洲地區的地緣政治競爭密切相關。美國一直將拉丁美洲視為自己的「後花園」,並對該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局勢保持高度關注。美國國務院蘭道(Brian Nichols)與巴拿馬外長馬丁內斯(Janaina Tewaney Mencomo)的會談,充分體現了美國對此事的重視。在會談中,蘭道對巴拿馬在遏制中國惡意影響方面採取的行動表示認可,並強調了持續審計長和運河港口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思(Lloyd Austin)也計劃於近期訪問巴拿馬,這進一步表明美國對巴拿馬的關注程度。美國的介入,一方面是為了維護自身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中國通過控制巴拿馬運河港口,對美國的航運安全構成威脅。此外,港澳辦網站轉載評論文章,提及長和擬出售巴拿馬港口,也反映出中國對此事的關注。

出售意向與未來展望

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港口的意向,也為事件增添了更多複雜性。據報道,長和集團已與美國貝萊德(BlackRock)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涉及出售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港口。然而,這一出售計劃並非一帆風順。巴拿馬國內的律師團已向巴拿馬最高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長和集團在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的營運資格,理由是該合約違憲。

未來,巴拿馬運河港口合約的走向,將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巴拿馬政府的審計結果將是關鍵,如果審計結果顯示長和集團存在嚴重違規行為,巴拿馬政府可能會取消其特許經營權。另一方面,美國的介入也將對事件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美國可能會通過外交、經濟等手段,促使巴拿馬政府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決定。此外,中國的態度也將是一個重要變數,中國可能會通過各種方式,維護自身在巴拿馬的利益。

總而言之,巴拿馬運河港口合約的審計事件,不僅是一場商業糾紛,更是一場地緣政治博弈。其結果將不僅影響巴拿馬的經濟發展,也將對中美在拉丁美洲地區的影響力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未來,各方應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維護巴拿馬運河的穩定和安全,促進全球貿易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