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期再次就貿易問題發聲,重申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的強硬立場,並威脅若中國不撤回對美國產品加徵的34%關稅,將進一步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50%關稅。此舉不僅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也對國際金融市場產生了明顯影響,特別是香港股市。特朗普的這一系列動作,也引發了對其是否意圖建立針對中國的「正面防線」的討論。
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長期以來以保護美國產業為核心,而對華關稅正是其貿易戰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其首任期內,特朗普政府就對大量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旨在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並迫使中國在貿易談判中做出讓步。儘管經歷了多輪談判,但雙方未能達成全面協議,關稅壁壘依然存在。此次特朗普再次揚言加徵關稅,顯示其對中國貿易政策的強硬態度並未改變。他強調,除非中國撤回對美國產品的關稅,否則將採取更嚴厲的措施,這也反映了他對中國貿易行為的不滿。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聲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係良好,但同時又採取了加徵關稅的行動,這種矛盾的表態也引發了外界的質疑。
此次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不僅僅是對中國的施壓,也可能是一種戰略布局。他表示,將與中國、日本和其他國家討論關稅問題,暗示他希望通過多邊談判來重塑全球貿易秩序。此外,特朗普對亞洲多國徵收高關稅的行為,也可能意在建立一個針對中國的「正面防線」,藉由鼓勵其他國家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從而削弱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例如,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內,越南就成為了受益者之一,部分企業選擇將生產基地轉移至越南,以規避美國的關稅。這種趨勢也反映了全球供應鏈正在進行重組,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加速了這一過程。香港01的報導指出,特朗普不考慮暫緩加關稅,顯示其決心堅定。
然而,加徵關稅的策略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方面,關稅會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增加美國消費者的負擔,並可能引發通膨。另一方面,關稅也可能導致貿易報復,進一步加劇貿易緊張局勢,對全球經濟造成不利影響。香港經濟日報的報導顯示,特朗普的威脅已對香港股市造成衝擊,顯示市場對貿易戰升級的擔憂。此外,特朗普的強硬言論也可能導致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影響企業投資和消費者信心。Yahoo財經的報導也指出,特朗普對中國報復性關稅的回擊,加劇了市場的擔憂。RFI的報導則強調,特朗普的最新表態,讓市場更加關注4月8日這一時間點,以及中國是否會撤回關稅。
總而言之,特朗普再次亮劍,加徵關稅的威脅不僅是對中國的施壓,也是其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嘗試。儘管其策略可能存在風險,但其強硬的立場和對中國貿易政策的不滿,將持續影響全球貿易格局。中美貿易戰的走向,以及特朗普的下一步行動,都將值得密切關注。維基百科關於中美貿易戰的條目也提供了更全面的背景資訊,有助於理解當前局勢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