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宣布4月15日起對美進口貨品徵收首批關稅」

歐盟與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持續升溫,近日歐盟宣布將對美國進口貨品徵收關稅,作為對美國先前對鋼鐵、鋁及其他商品徵收關稅的反制措施。此舉不僅反映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也凸顯了國際貿易關係的複雜性與脆弱性。

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明確表示,歐盟將自4月15日起啟動第一批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徵收,並於5月15日展開第二批徵收。此舉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實施關稅政策的回應。根據香港01的報導,歐盟此舉旨在反制美國對鋼鐵、鋁和汽車徵收的25%進口關稅,以及對幾乎所有其他歐盟商品徵收的20%“對等關稅”。信報財經新聞也指出,歐盟的關稅反制行動是對美國關稅政策的直接回應,顯示歐盟捍衛自身貿易利益的決心。

此次歐盟的反制措施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貿易戰的一部分。美國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來,便積極推行“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頻繁對他國商品徵收關稅,引發了與中國、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摩擦。RFI中文網報導指出,美國的關稅政策已對全球貿易產生了廣泛影響,並引發了其他國家採取反制措施。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僅影響了與其貿易夥伴的關係,也對自身的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例如,美國企業因關稅成本上升而面臨競爭力下降的風險,消費者也可能因商品價格上漲而受到影響。

除了歐盟之外,中國也採取了強硬的立場反制美國的關稅措施。新華社發佈的資訊顯示,中國已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的關稅,以回應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奇摩新聞也報導,歐盟27國的汽車、鋼鐵和鋁產品已經受到美國25%的進口關稅影響,而其他商品也將面臨20%的“對等關稅”。這種關稅戰的升級,不僅加劇了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也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風險。香港01甚至以AI科幻驚悚片《塔里夫》來比喻關稅武器化的嚴重性。

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各國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性,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貿易爭端,避免貿易保護主義的蔓延。關稅戰雖然短期內可能對某些產業產生保護作用,但從長遠來看,卻會損害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阻礙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聯儲局也因關稅問題陷入政策困境,經濟放緩和通脹擔憂加劇,正如Yahoo財經所指出的。因此,維護自由、公平和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符合各國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