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在遭彈劾罷免後,未立即搬離總統官邸,引發南韓政壇強烈反彈。在野黨批評此舉為「非法佔據」,更質疑尹錫悅可能銷毀證據,要求法院介入驅逐。此事件不僅凸顯了南韓政治的動盪,也引發了對前總統權力過渡的深刻討論。
尹錫悅於4月4日因彈劾案獲得通過而遭罷免,成為韓國憲政史上繼朴槿惠之後第二位被彈劾的總統。根據報導,儘管已失去總統職位,尹錫悅截至今日仍未搬離官邸,這項舉動引發了在野黨的強烈不滿。祖國革新黨發言人尹在寬指出,總統保安院內部報告顯示,目前並未做出讓尹錫悅及其夫人金建希搬出官邸的決定。這種情況讓在野黨質疑,尹錫悅是否試圖利用其仍在官邸的便利條件,銷毀與彈劾案相關的證據。
共同民主黨議員全賢姬更直接批評尹錫悅「非法佔據總統官邸」,認為其行為違憲。她強調,尹錫悅在憲法法院宣判後,應立即履行職責,搬離官邸,將權力交接給代總統韓悳洙。然而,尹錫悅並未立即行動,這不僅延遲了權力交接的進程,也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感。此外,韓國憲法法院在宣判彈劾案時,僅有20席旁聽席,卻吸引了超過9萬6千人申請,競爭率高達4818.5倍,足見社會大眾對此案的高度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尹錫悅被罷免後,將失去總統退休金及相關待遇。這也意味著,他將面臨失去政治影響力的局面。然而,他未搬離官邸的行為,卻讓外界揣測其是否仍有後手,試圖影響政治局勢。更早之前,在野黨就曾敦促憲法法院迅速裁決尹錫悅的彈劾案,認為拖延裁決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並會加深社會分裂。而憲法法院在經過長時間的審理後,最終一致投票支持彈劾尹錫悅,顯示了彈劾案的充分證據和廣泛共識。
總而言之,尹錫悅在遭彈劾罷免後未立即搬離官邸,不僅引發了在野黨的強烈批評,更引發了對其可能銷毀證據的擔憂。此事件凸顯了南韓政治的動盪,以及權力過渡過程中的複雜性。未來,韓國政壇將如何發展,以及尹錫悅將如何應對失去總統職位後的局面,都將持續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