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近期經歷顯著的下跌,恒生指數在2024年1月下旬以來首次失守2萬點大關,最新報19995點,跌幅高達2,854點。此次下跌不僅抹去了此前DeepSeek引發的升勢,更引發了市場對未來走勢的擔憂。此次跌勢與近期全球市場的動盪密切相關,尤其受到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影響,道指期貨一度挫跌1187點,恐慌指數也隨之飆升。
此次恒生指數的下跌,並非孤立事件。回顧歷史,香港股市曾多次面臨重大挑戰。1973年的香港股災,以及1974年初至12月初持續的下跌,使得恒生指數跌至150.11點,年內累計跌幅高達65%。那次股災對香港經濟造成了深遠影響。而1985年,李嘉誠收購港燈、包玉剛獲得會德豐控制權等事件,也曾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這些歷史經驗提醒我們,股市的波動性不容忽視,投資者應保持警惕。
此次港股下跌的直接觸媒,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他表示若再次當選,將實施更高關稅,此言論引發了全球投資者的擔憂,導致資金從股市流出。此外,美國聯儲局釋放的鷹派訊號,以及人民幣持續貶值,也對港股構成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市場整體下跌的情況下,仍有個別股票表現出逆勢上漲的趨勢,例如蜜雪集團(02097)在恒指失守2萬4水平時,仍逆市升近5%。這種現象反映了市場的結構性差異,以及部分個股自身的優勢。然而,整體而言,市場的悲觀情緒仍然濃厚,投資者普遍持謹慎態度。過去的牛年,恒指的表現也呈現兩升兩跌的局面,顯示牛市並非一帆風順,仍存在一定的風險。
總而言之,恒生指數失守2萬點,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全球經濟形勢、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市場情緒等,都對港股走勢產生了重要影響。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理性分析,謹慎投資,並做好風險管理。歷史經驗表明,股市的波動是常態,只有在充分了解市場風險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