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化持續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香港股市自然無法置身事外。近期,受美國關稅戰的影響,港股表現疲軟,恒指大幅下跌,科技股更是遭受重創。本文將深入探討關稅戰對港股的影響,分析恒指和科指的跌勢,以及相關企業的表現,並展望後市走勢。
美國關稅戰的升級,直接引發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樞紐,香港股市對外部環境的敏感度極高。美國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不僅影響了相關商品的貿易,更可能引發貿易保護主義的蔓延,進而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阻礙。這種不確定性使得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資金從風險資產中撤出,港股自然受到波及。近期,香港經濟數據也顯示出一定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悲觀情緒。
恒指的跌勢反映了市場對關稅戰的擔憂。根據香港經濟日報的報導,美國關稅戰下,港股假後瀉逾2400點,恒指裂口2119點,半日跌一成,報20405點,跌2443點。成交額高達3220億元,顯示出市場的恐慌情緒。星島頭條也報導,恒指半日跌逾400點,力守兩萬三關。而Yahoo財經則指出,恒指在2月28日收市時跌776點或3.28%,成交額高達4,062億。這種大幅下跌,不僅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也對香港經濟的穩定造成了威脅。值得注意的是,在83家恒生指數成分股中,僅有3家沒有下跌,顯示出關稅戰對港股的全面性影響。瑞銀的分析更指出,在貿易戰的背景下,MSCI香港指數料跑贏恒指,成為投資者青睞的標的。
科指的表現尤為令人擔憂。根據香港經濟日報的報導,科指跌近14%,報4571點。這表明,科技股是此次關稅戰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板塊之一。科技企業通常依賴全球供應鏈和國際貿易,關稅壁壘的提高直接增加了其生產成本和經營風險。此外,市場對科技股的估值普遍較高,一旦外部環境惡化,容易出現較大的調整。阿里巴巴、藥明生物等科技巨頭的股價也因此大幅下跌。Now財經的報導指出,第一季表現最好的三家藍籌股分別為阿里巴巴、藥明生物及比亞迪,但近期股價也受到關稅戰的影響。信報也報導,恒指低開564點,科指插逾3%,阿里京東低開近6%。這些數據都顯示出,關稅戰對科技股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
儘管市場前景不明朗,但仍有一些跡象表明,港股的下跌可能存在反彈的機會。例如,部分公用股逆市穩步,顯示出市場對避險資產的需求。此外,一些內地企業的股價表現相對堅挺,表明內地經濟的韌性。然而,總體而言,在關稅戰的陰影下,港股後市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應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局勢的發展,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
總而言之,美國關稅戰對港股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既體現在恒指的整體下跌,也體現在科指的慘淡表現。關稅戰不僅影響了市場的信心,也對香港經濟的穩定造成了威脅。在這種背景下,投資者應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局勢的發展,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未來,港股的走勢將取決於關稅戰的進展以及全球經濟的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