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近期經歷了劇烈的波動,尤其是在2024年10月8日,恒生指數(恒指)遭遇了自歷史以來的最大單日點數跌幅,跌幅高達2172點,收報20926點。此次暴跌不僅令投資者措手不及,也引發了市場對後市走勢的擔憂。此次跌幅打破了2008年1月22日創下的單日最大點數跌幅紀錄,儘管以百分比跌幅來看,本次跌幅仍低於1987年的黑天鵝事件,但其絕對值已足以震懾市場。
恒指的此次大幅下跌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對投資者情緒產生了負面影響。中美貿易摩擦、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事件持續發酵,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其次,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收緊,導致全球資金流動性收緊,對包括香港股市在內的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壓力。加息預期升溫,使得投資者傾向於降低風險敞口,轉向避險資產。再者,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也對香港股市產生了拖累。內地經濟數據的疲軟,以及對房地產市場的擔憂,都影響了投資者對香港股市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跌市的成交額也出現了顯著放大,顯示出市場恐慌情緒的蔓延。北水(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流入香港的資金)的回歸未能阻止跌勢,反而加劇了市場的拋售壓力。專家普遍認為,恒指後市仍將維持整固走勢,短期內難以出現顯著反彈。部分分析師預計,恒指可能會在20500點附近尋找支撐位。然而,市場的走向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應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形勢、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以及中國內地經濟的發展動態。
回顾历史,香港股市并非没有经历过类似的熊市。例如,2021年至2022年,香港股市也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熊市,而2023年,恒生指数更是持续下跌,全年跌幅高达13.82%,成为历来持续年期最长的跌市。然而,每一次的熊市都伴随着新的机遇。在经历了一轮大幅调整后,估值相对较低,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潜在的投资机会。然而,在投资之前,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香港股市的表現也受到一些結構性因素的影響。例如,香港股市對中國內地經濟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內地經濟的發展對香港股市的影響較大。此外,香港股市的流動性相對較低,容易受到大額資金的影響。因此,在分析香港股市的走勢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
總而言之,恒指的此次大幅下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反映了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以及市場的恐慌情緒。投資者應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雖然短期內市場可能仍將維持整固走勢,但長期來看,香港股市仍然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