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場近期面臨劇烈震盪,美股期貨大幅下跌,引發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期貨一度瀉逾800點,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更是挫跌3.6%,顯示市場恐慌情緒正在蔓延。這一波下跌潮與多重因素交織,包括美國關稅政策、通膨壓力上升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共同推動了投資者避險情緒的升溫。
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稅戰持續升溫,對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構成重大威脅。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特別是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引發了報復性措施,導致全球供應鏈受到干擾,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近期,特朗普總統的兒子公開評論,暗示了關稅戰的持續,更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擔憂。這種不確定性使得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持有意願降低,轉而尋求更安全的投資標的。香港01的報導指出,美國關稅戰重挫科技股,阿里巴巴、騰訊、小米等科技巨頭股價齊瀉約12%,反映了市場對科技行業前景的悲觀預期。
除了關稅戰之外,美國通膨壓力上升也成為影響市場情緒的重要因素。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核心通脹有回頭上升的跡象,這使得市場對聯準會(Fed)未來貨幣政策的預期發生變化。如果聯準會為了抑制通膨而採取更激進的升息措施,將會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進而影響其盈利能力和投資意願。Yahoo財經的報導指出,上周五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標普500指數下跌1.97%,納指暴跌2.7%,道指挫715點,跌幅為1.69%,主要原因就是數據顯示美國核心通脹有回頭上升的跡象。這種對通膨的擔憂,加上聯準會可能採取更緊縮的貨幣政策,使得投資者對美股的估值產生疑慮,進而引發了拋售潮。
此外,地緣政治風險也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了負面影響。俄烏戰爭、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以及其他潛在的地緣政治衝突,都可能對全球經濟和金融穩定構成威脅。投資者對這些風險的擔憂,使得他們更加謹慎,並傾向於減少對風險資產的配置。東方日報B1的報導指出,全球冧市,道指曾插千六,美匯挫2%,反映資金正撤出美元風險資產。這種避險情緒的升溫,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下跌壓力。值得注意的是,納斯達克指數的表現尤為疲軟,甚至一度陷入熊市,顯示科技股正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
總而言之,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的下跌是由於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美國關稅戰、通膨壓力上升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都對投資者情緒產生了負面影響。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期貨和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的大幅下跌,反映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在這種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投資者應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