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香港經濟面臨多重挑戰,但在創新科技、綠色科技和國家政策支持下,香港正逐步激發新的經濟活力。這一系列的盛事和政策措施,不僅為香港經濟注入了新動能,也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方向。以下將詳細探討香港經濟新活力的來源和展望。
創新科技:香港新引擎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孕育創新科技企業的多方面優勢。創科領域和創科企業極具潛力,成為未來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表示,特區政府以破局思維加快香港改革,增強新經濟增長點。科技園的創科培育計劃為初創企業提供基礎設施、業務指導及配對等服務,通過「科技企業投資基金」資金額達10億元,每投資1元即可帶動私人資金投資約17元[1]。
此外,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非牟利項目——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AEF),致力於推動香港初創生態圈的發展。AEF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周駱美琪支持香港創科發展,致力協助香港建立充滿活力和機遇的初創生態系統[1]。這些措施表明香港在創新科技領域的發展潛力巨大,將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綠色科技:新動能
綠色科技是另一項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能的重要領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透過結合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香港不僅為全球綠色進程作出貢獻,也為本地經濟發展創造新動力。科技園成立的「綠色科技樞紐」是相關願景的基石,將容納約200間綠色企業,為新創及成熟企業提供專業支援及合作機會[3]。
香港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優勢尤為突出,發行的綠色債券佔亞洲總量的三分之一。這不僅反映了香港在綠色金融方面的能力,也為未來的綠色科技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3]。綠色科技的發展不僅有助於香港經濟的可持續性,也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國家政策支持:新機遇
近期的兩會釋放出多項政策紅利,為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支持香港發揮自身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央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2]。
香港在國家的「十四五」和「十五五」規劃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聚焦「新服務」、「新製造」、「新業態」三大方面,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特別是發揮香港金融與專業服務中心優勢,做好生產性服務業這一塊,更要用好北部都會區的重要平台,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2]。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有「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國家堅定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推動科技創新[4]。這些政策支持和戰略定位,為香港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結合優勢,邁向未來
綜上所述,香港經濟的新活力來自於創新科技、綠色科技和國家政策支持的結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高度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豐富的科教科研資源。通過發揮這些優勢,香港不僅能夠在創新科技領域取得突破,也能在綠色科技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未來,香港需要繼續深化與國家的戰略對接,充分發揮自身的國際化優勢,吸引更多國際頂尖人才和資金,共同推動香港經濟邁向新的高度。同時,香港也需要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合作,共同推動創新成果與產業發展的高效對接[5]。
總之,香港經濟的新活力來自於多方位的努力和支持。通過創新科技、綠色科技和國家政策的結合,香港將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角色,成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新成就的重要力量。
資料來源:
[1] www.hkcd.com.hk
[2] www.hkcd.com.hk
[3] news.rthk.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