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美國的關係持續緊張,近期在核協議問題上出現新的動盪。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表達希望與伊朗直接對話的意願,但伊朗方面卻一再堅決拒絕,僅表示願意維持間接溝通管道。此舉反映出伊朗對美國的強硬立場,以及對直接談判可能帶來的風險的擔憂。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於3月30日公開表示,已透過阿曼向美方遞交回信,明確拒絕與美國進行直接談判。然而,他也強調伊朗始終對間接談判持開放態度,並表示美方的行動將決定談判的未來走向。這份回信是對特朗普近期呼籲直接對話的回應,特朗普曾表示更願意與伊朗就核計畫展開直接談判,同時也暗示若外交努力失敗,不排除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隨後也公開表態,稱與美方的直接談判是“毫無意義”的,並拒絕了特朗普的提議。
伊朗拒絕直接談判的立場,並非一時衝動,而是基於對美國政策的長期不信任。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JCPOA),並對伊朗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導致伊朗經濟遭受重創。伊朗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與美國進行直接談判,無異於在壓力下妥協,將失去談判的籌碼。此外,伊朗也對美國的威脅感到擔憂,特朗普曾多次對伊朗發出軍事威脅,這使得伊朗更加不願意與美國直接接觸。阿拉奇在回應時也明確指出,伊朗不會在受到炸彈威脅的情況下進行談判。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伊朗拒絕了直接談判,但仍保持了間接溝通的管道。透過阿曼等第三方國家,伊朗與美國仍在就核協議等問題進行著有限的交流。這種間接談判的方式,可以避免直接接觸可能帶來的風險,同時也能讓伊朗在相對平等的地位上表達自己的訴求。伊朗總統也表示,伊朗始終參與間接對話,並強調哈梅內伊表示間接對話的管道始終開放。這種策略性的姿態,顯示伊朗希望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尋求與美國的溝通與協商。
總而言之,伊朗拒絕與美國進行直接談判,是其對美國政策不信任、對自身利益維護以及對潛在風險考量的綜合結果。儘管如此,伊朗仍未完全關閉與美國的溝通渠道,而是選擇維持間接談判的方式,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機會。未來,伊朗與美國的關係走向,將取決於雙方能否在相互猜疑與對抗中,找到共同利益與合作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