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連同周末假期,各口岸湧現龐大的人潮與車流,其中港珠澳大橋口岸的情況尤為突出。回港的車輛,包括「港車北上」及持兩地牌的車輛,在珠海拱北隧道處排起長龍,造成交通嚴重擁堵。這種回港潮不僅體現在車流量上,入境人潮也明顯增加,多個口岸上午已擠滿北上旅客,呈現熙熙攘攘的景象。
港珠澳大橋作為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重要交通樞紐,在清明假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根據統計,4月4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錄得超過2.35萬輛次的出入境車輛,同比增長32.8%,其中前往珠海的車輛突破1.39萬輛次,創下新高。這表明大橋已成為越來越多旅客往返內地的首選通道。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清明假期大橋珠海口岸客流車流高峰時段較往年更早、時間更長、峰值更高,反映出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為應對龐大的人流和車流,相關部門採取了多項措施,包括加強口岸管理、優化通關流程等,以確保旅客能夠順利出行。
為緩解交通壓力,清明節期間,港珠澳大橋對7座及以下(含駕駛人座位)小型客車實行通行費減免政策,免費時段為4月4日至6日。此舉旨在鼓勵更多市民選擇自駕出行,同時分散交通壓力。然而,即使有通行費減免,口岸的擁堵狀況依然存在。例如,在4月5日,不少市民選擇自駕前往中山用餐,預計在珠海口岸入境前會遭遇塞車。此外,羅湖口岸和高鐵西九龍站也出現了過關人潮,顯示出整體出入境壓力巨大。深圳各口岸昨日也出現破紀錄的104萬人次出入境,其中港澳旅客佔六成,進一步印證了清明假期回內地祭祖和旅遊的需求旺盛。
清明假期各口岸的客流高峰呈現出錯峰通關的趨勢。儘管如此,由於大量旅客集中在特定時間段出行,口岸的壓力依然很大。因此,相關部門建議旅客提前規劃行程,盡量避開高峰時段,並關注口岸的實時交通狀況,以便做出更合理的出行安排。此外,旅客也可以考慮選擇其他交通方式,如高鐵、巴士等,以減少在口岸的等待時間。港珠澳大橋的客流高峰也反映出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緊密聯繫,以及兩地人民日益增強的交流需求。未來,隨著香港與內地經濟文化的融合不斷加深,港珠澳大橋將繼續發揮其重要的連接作用,為兩地人民的往來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