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速公路系統於4月6日凌晨遭遇大規模故障,導致東京及周邊地區的交通陷入嚴重混亂。根據香港01、星島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此次故障影響了首都圈與東海地區等地的高速公路收費站,超過90處ETC(電子收費系統)停擺,造成部分路段車龍綿延數公里,其中往東京方向的車龍甚至長達9公里。這起事件不僅對即將到來的黃金週假期造成了潛在影響,也突顯了日本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的脆弱性。
此次ETC系統大規模故障,源於系統在零時30分左右開始出現問題,導致收費站無法正常運作。由於日本高速公路的ETC系統在交通運輸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停擺直接導致了收費站附近的交通擁堵。根據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論文的研究,高速公路收費站附近確實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而此次系統故障更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雖然論文中提及的肇事逃逸案件與本次事件並無直接關聯,但收費站附近交通擁堵的特性,增加了事故發生的風險。
日本高速公路的收費方式主要分為現金支付和ETC電子收費兩種。ETC系統的普及,旨在提高通行效率,減少交通擁堵。然而,此次故障暴露了ETC系統過度依賴電子設備的風險。當系統出現問題時,收費站不得不切換至人工收費模式,這顯然無法應對龐大的車流量,導致交通癱瘓。visitjapan.cc網站建議,經常使用高速公路的遊客可以考慮申請ETC卡以享受優惠,但此次事件也提醒我們,即使擁有ETC卡,也應做好應對突發狀況的準備。此外,選擇替代道路也是避免交通擁堵的一種方法,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發生故障時。
除了對遊客造成不便外,此次ETC系統故障也對日本的物流運輸產生了影響。高速公路是日本重要的貨物運輸通道,交通擁堵會延遲貨物送達,增加運輸成本。儘管日本政府尚未公布此次故障造成的具體經濟損失,但可以預見,這將對相關產業造成一定的衝擊。未來,日本政府需要加強對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的維護和升級,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同時,也應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以便在系統故障時能夠迅速有效地應對,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交通運輸和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