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计算疑似抄考AI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期提出的新關稅政策引發廣泛關注,更令人驚訝的是,其關稅計算方式與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特別是ChatGPT的計算結果高度一致,引發外界質疑特朗普團隊是否「抄襲」了AI的作業。這一事件不僅凸顯了AI在各領域的潛在影響力,也引發了關於政治決策與科技倫理的討論。

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旨在對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並根據各國對美國的貿易逆差情況進行調整。然而,經濟學家和專家在分析該政策時發現,特朗普團隊使用的計算公式與向ChatGPT等AI詢問後得到的結果驚人地相似。具體而言,特朗普的關稅計算方式是將各國對美國的貿易出超,除以對美國的貿易出口總額,而這個公式恰恰是AI在被要求計算關稅時給出的建議。這種巧合讓許多人懷疑特朗普團隊可能利用AI工具來制定貿易政策。

這種情況的出現,也引發了對於特朗普政府「AI治國」的擔憂。政治評論員Destiny指出,特朗普在紙板上展示的「美國應向其他國家和地區收取多少關稅」的數字,極有可能是由ChatGPT計算得出的。白宮所做的,僅僅是將美國對某國的貿易逆差數據輸入AI,然後照單全收。雖然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團隊是否真的使用了AI工具來生成全球貿易政策,但這種可能性已經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更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聊天機器人是從訓練數據中重複信息,因此它們如何得出這一特定公式也存在疑問。

除了計算公式的相似性,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本身也存在爭議。卡托研究所援引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數據顯示,大多數國家真正對美關稅甚至不到特朗普認定的一成。這意味著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基於不準確的數據,並且可能對全球貿易產生負面影響。此外,特朗普已經對中國加征20%的關稅,並在是否對墨西哥徵收25%關稅的問題上反覆不定,而這兩個國家正是美國電腦設備的主要進口來源。鋼和鋁進口也被加征關稅,這些舉措都可能導致供應鏈中斷和物價上漲。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及其計算方式與AI的驚人一致性,不僅引發了對於AI在政治決策中作用的討論,也凸顯了政策制定過程中數據準確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性。儘管目前尚無法確定特朗普團隊是否真的「抄襲」了AI的作業,但這一事件無疑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加謹慎地思考如何利用科技,以及如何避免科技被濫用。同時,也需要對現有的貿易政策進行深入分析和評估,以確保其能夠真正促進全球貿易的繁榮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