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與睡前飲食:營養師推薦四大助眠食物」

腸道健康與睡眠品質息息相關,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容易導致腸道失衡,進而影響睡眠。營養師指出,腸道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透過飲食調整,可以有效改善睡眠品質。本文將深入探討腸道健康與睡眠的關聯,並介紹有助於睡眠的食物選擇及飲食建議,希望能幫助讀者擺脫失眠困擾,擁抱一夜好眠。

腸道菌群的失衡會直接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例如血清素和褪黑激素,這兩種物質對於調節情緒和睡眠至關重要。血清素是製造褪黑激素的前驅物質,而褪黑激素則負責調節生理時鐘,幫助入睡。當腸道健康受損,這些物質的合成就會受到影響,導致睡眠障礙。香港01報導,台灣營養師薛曉晶強調,水溶性纖維是改善腸道健康的關鍵,能提供腸道益生菌生長的養分,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

那麼,具體有哪些食物可以幫助改善腸道健康,進而提升睡眠品質呢?首先,富含色胺酸的食物是首選。色胺酸是一種必需胺基酸,可以轉化為血清素,有助於放鬆心情、改善睡眠。常見的色胺酸來源包括肉類、魚類、乳製品和蛋類。此外,全穀物、扁豆、鷹嘴豆、榛子、花生、葵花籽、芝麻、味噌和豆漿也含有豐富的色胺酸。U Food的報導指出,適量攝取這些食物,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

其次,富含鎂的食物也對睡眠有益。鎂是一種礦物質,可以幫助肌肉放鬆、舒緩神經系統,進而改善睡眠。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堅果、種子和全穀物都是良好的鎂來源。香港01的另一篇文章提到,晚上吃一些澱粉和蛋白質對於睡眠具有幫助,因此建議適量補充富含抗性澱粉的食物,如薯仔、芋頭、番薯等,這些食物不僅提供能量,還能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消化。

除了食物選擇,飲食習慣也至關重要。營養師建議,晚餐應避免過於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腸胃負擔,影響睡眠。同時,睡前應避免飲用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以免影響入睡。早安健康報導,李婉萍營養師指出,想要改善失眠問題,可以補充維生素B6,可以讓神經穩定,鮪魚、鮭魚和秋刀魚都是富含B6的天然食物。此外,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是改善睡眠品質的重要一環。

值得注意的是,B群維生素的攝取時間也需要注意。雖然B群維生素對於神經系統的穩定有益,但如果在晚上食用,可能會因為其興奮作用而導致失眠。因此,建議將B群維生素的攝取時間安排在白天,避免影響睡眠。

總而言之,腸道健康與睡眠品質密不可分。透過調整飲食結構,增加水溶性纖維、色胺酸和鎂的攝取,並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改善腸道健康,提升睡眠品質。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大家擺脫失眠困擾,享受健康、舒適的睡眠。未來,隨著對腸道菌群研究的深入,相信我們將能更精準地了解腸道健康與睡眠的關聯,並開發出更有效的改善睡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