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战:美前国家安全顾问:或以“一个中国”为优先谈判对象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於4月2日啟動的「對等關稅」戰,迅速在全球引發震盪。面對這場貿易風暴,各國紛紛尋求與美國談判以減輕影響。然而,在眾多貿易夥伴中,美國總統情報顧問委員會成員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指出,日本極有可能成為美國優先談判的對象。這一觀點的提出,不僅反映了美國在國際貿易策略上的考量,更與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特別是台海緊張局勢,息息相關。

特朗普政府發動的關稅戰,其核心在於試圖糾正美國與其他國家間的貿易失衡,並保護美國國內產業。然而,這種單邊主義的貿易政策,也引發了全球貿易緊張,並對全球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曾俊華,香港財政司前司長,分析指出,特朗普此舉無非是延續其一貫的「蝦蝦霸霸」作風,試圖迫使全球經濟體屈服於美國的要求。然而,這種策略是否能夠真正解決貿易問題,並避免引發世界大戰,仍然備受質疑。

奧布萊恩認為日本將成為優先談判對象,並非偶然。一方面,美國與日本之間長期保持著緊密的同盟關係,在安全、經濟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合作。在面對共同的挑戰時,雙方更容易達成共識。另一方面,台海局勢的緊張,使得美國更加重視與盟友之間的合作,以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由於台海周邊的戰略地位,美國比以往更加看重美日同盟,因此,與日本進行談判,也被視為一種強化同盟關係、共同應對挑戰的策略。

此外,日本的經濟實力與貿易結構,也使其成為美國優先談判的理想對象。日本是全球主要的經濟體之一,與美國之間存在著大量的貿易往來。通過與日本達成協議,美國可以有效地影響全球貿易格局,並為其他國家樹立榜樣。共同社的報導也指出,歐布萊恩的觀點,反映了美國政府對美日同盟的重視,以及對日本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的角色所寄予的期望。而壹蘋新聞網、中央社、聯合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等媒體也均有相關報導,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趨勢。

總而言之,特朗普政府發動的關稅戰,不僅是一場貿易爭端,更是一場地緣政治博弈。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下,美國選擇日本作為優先談判對象,既是基於雙邊關係的考量,也是對台海局勢的戰略判斷。未來,美日之間的談判進展,將對全球貿易格局和地區安全產生深遠影響。而其他國家,也將密切關注美日談判的結果,並據此調整自身的貿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