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徵關稅 陳茂波警示香港應保持警惕

近期,美國宣布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這一舉動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批評。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此舉描述為「霸凌行徑」,認為這嚴重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破壞了多邊貿易的基石[4][5]。這一系列關稅政策對香港的經濟和貿易樞紐地位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在全球貿易格局變化的背景下。

美國關稅政策的背景和影響

美國的關稅政策變化是近年來全球貿易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特朗普政府以來,美國一直在推動保護主義政策,試圖通過加徵關稅來保護本國產業和減少貿易赤字[2]。然而,這一系列措施引發了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對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如中國、越南、日本等國家產生了重大影響[2]。

對香港的影響

香港作為一個自由貿易港,長期以來依靠低關稅或無關稅的經濟特色吸引國際投資和貿易[1]。然而,當美國將香港與內地同等對待,施加重關稅時,香港的經濟和貿易樞紐地位面臨挑戰[1]。劉兆佳認為,香港可能需要研究對美國進口貨品施加關稅,以聯合其他國家共同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1]。

此外,香港的工商界對美國加徵關稅感到無奈,認為業界不能再奢望獲得美國的大單,應該轉型升級至供應鏈管理、品牌設計等高增值產業[1]。中華廠商會前會長史立德建議,業界應該開拓中東及東盟市場,發展內銷市場,並希望政府在融資和政策上提供支援[1]。

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

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僅影響了香港,也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全球股市在關稅措施宣布後應聲大跌,亞洲主要股市下跌幅度由1.5%至6%不等[2]。這一系列關稅戰的結果可能導致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斷鏈,進出口貿易嚴重萎縮,經濟走向衰退[2]。

對於依賴工業製造出口的國家,如越南、柬埔寨等,經濟將受到重創[2]。而中國則可能通過開拓其他市場和提振內需來應對[2]。此外,美國經濟受創,可能導致債務問題加劇,最終不得不重啟寬鬆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2]。

對香港貿易樞紐地位的影響

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長期以來依靠其自由貿易港的地位吸引國際貿易和投資[3]。然而,美國的關稅政策變化使得香港的貿易樞紐地位面臨挑戰。學者預料,香港和新加坡的貿易樞紐地位將受負面影響[3]。

此外,中國及「中國+1」國家的加稅幅度較大,這進一步影響了香港早前把生產線遷移至其他國家的戰略[3]。香港業界需要思考如何在這一背景下適應變化,尋找新的發展機會。

對策與展望

面對美國的關稅政策,香港需要保持警惕並積極應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強調,香港應該保持警惕,積極應對地緣局勢的變化[4][5]。此外,香港業界需要轉型升級,開拓新市場,發展內銷市場,以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1]。

在中長期來看,香港的聯滙制度有助於穩定本地資產價格,美元下跌也有助於減輕企業的美元債務負擔[2]。此外,人民幣貶值壓力減輕,中國央行可以進一步減息降準,促進出口貿易增長[2]。

總之,美國的關稅政策對香港的經濟和貿易樞紐地位產生了深遠影響。香港需要在這一背景下保持警惕,積極應對,並尋找新的發展機會,以維持其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資料來源:

[1] www.hk01.com

[2] www.hk01.com

[3] www.rfi.fr

[4] www.stheadline.com

[5] www.singtao.ca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