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掀起一波前所未有的囤貨潮,起因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的政策。這波消費浪潮席捲全美,從大學生到企業高管,各階層民眾紛紛開始搶購商品,以應對預期中的物價上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製商品成為了囤貨的重點,許多美國人擔心關稅政策將導致這些商品價格飆升,因此提前購買。
這波囤貨潮的現象,不僅體現在日常用品上,也擴及至電子產品、汽車零件等高價商品。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紐約市民佩格羅(Noel Peguero)在得知關稅消息後,立即行動,跑遍多家商店並致電詢問,最終搶購到最後一台中國品牌的電視機。另一位50歲的紐約市民,甚至砸下1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萬元)購買電子產品、汽車零件等。這種瘋狂的消費行為,反映了美國民眾對未來物價走勢的擔憂。
除了電視機之外,其他中國製商品也出現了被搶購一空的現象。星島日報指出,美國民眾開始瘋狂囤積中國商品,國產電視機甚至被沽清。這種情況不僅體現在實體店面,線上購物平台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許多消費者擔心關稅政策的實施,會導致他們喜愛的商品斷貨或價格大幅上漲,因此紛紛提前購買,以確保能夠以較低的價格獲得所需的商品。觀察者網也報導,美國人正瘋狂囤貨,而“中國電視被買空”成為了這波囤貨潮的一個縮影。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囤貨潮並非個案,而是受到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直接引發了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擔憂。其次,美國經濟的整體狀況也對消費者的行為產生了影響。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許多消費者傾向於提前消費,以對抗未來的風險。此外,社交媒體的傳播也加速了囤貨潮的蔓延。許多消費者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購物經驗,進一步刺激了其他人的消費慾望。奇摩新聞也報導,庫班喊話快囤貨,更推動了這波消費潮。
專家指出,這波囤貨潮可能會對美國經濟產生多方面的影響。一方面,短期內可能會刺激消費需求,推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長期來看,可能會導致供應鏈紊亂,加劇通膨壓力。此外,囤貨行為也可能導致某些商品的價格虛高,對消費者造成不利影響。新浪新聞也指出,川普宣布對進口商品課徵全面關稅後,不少美國人擔憂物價上漲時代恐將來臨。
總而言之,美國的這波囤貨潮,是關稅政策、經濟狀況和消費者心理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不僅反映了美國民眾對未來物價走勢的擔憂,也暴露了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這波囤貨潮的發展,值得我們密切關注,並深入分析其對美國經濟和全球貿易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