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與偏鄉學校攜手科普 燃點學子科學夢

大葉大學積極推動科普教育,近年來持續與偏鄉學校合作,透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科普活動,點燃學童對科學的興趣與夢想。這些活動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領域的熱情,為未來科技人才的培育奠定基礎。大葉大學的努力,在提升偏鄉教育資源的同時,也為台灣的科普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葉大學的科普行動,始於對偏鄉地區教育資源不均的關注。相較於都會地區,偏鄉學校在科學教育方面往往面臨師資不足、設備缺乏等問題,導致學童接觸科學的機會相對較少。為彌補這一差距,大葉大學積極響應國科會的科普計畫,例如「大手攜小手科學齊步走-臺中市偏鄉科普活動:SDGs行動」,以及「國境之南~迎曦科學列車」等,將科學知識帶入偏鄉校園。這些計畫不僅僅是單向的知識輸出,更強調互動與體驗,讓學童在玩樂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

具體而言,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等學系的師生,深入桃園龍源國小等偏鄉學校,設計一系列結合生活與科學原理的闖關遊戲。這些遊戲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環境保護、食品安全、植物科學等多個領域,將艱深的科學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遊戲,讓學童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科學知識。此外,大葉大學也積極推動航太科技體驗活動,例如前往屏東縣里港國小、海濱國小以及高雄市前鎮區興仁國小,讓偏鄉學童有機會親身體驗航太科技的魅力,激發他們對太空探索的興趣。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也表示,有感於偏鄉孩子接觸科學的機會較少,因此積極參與國科會的科普環島列車計畫,希望能為偏鄉學童帶來更多科學資源。

大葉大學的科普行動,不僅僅局限於單一活動,更體現在其整體教育理念中。大葉大學除了強化基礎通識與專業學科的教學輔導外,更透過師徒制、大葉四肯書院、社團活動、服務課程等多元管道,培養學生具備「肯學、肯做、肯付出、肯負責」的特質。這種全人教育的理念,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為他們未來成為優秀的科技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大葉大學也積極與產官學界合作,例如與良冠生技建立產學聯盟,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和就業機會,促進學術研究與產業發展的結合。

展望未來,大葉大學將持續深化與偏鄉學校的合作,擴大科普活動的範圍和深度。除了現有的科普計畫外,大葉大學也將積極探索新的科普模式,例如利用線上平台、虛擬實境等新興科技,為偏鄉學童提供更豐富、更便捷的科學學習資源。同時,大葉大學也將加強對偏鄉地區教師的培訓,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和教學能力,讓他們能夠在日常教學中融入更多科學元素,為學童營造更濃厚的科學學習氛圍。大葉大學的科普行動,不僅僅是為偏鄉學童點燃科學夢想,更是為台灣的科普發展貢獻力量,為培養未來科技人才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