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近期發動的新一輪對台軍演,伴隨著大規模的文宣攻勢,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然而,在中共內部權鬥持續延燒,核心將領頻頻傳出被查的背景下,外界對於中共是否有能力真正入侵台灣,以及其軍演的真實目的,存在著諸多質疑。美國似乎早已洞悉中共的意圖,並準備了應對策略,據分析,美國僅需三招,便能有效破局中共的封鎖台灣計畫。
首先,台灣自身的準備至關重要。正如加西網的分析所示,台灣必須展現出堅定的抵抗意志,例如增加能源儲備、儲備至少90天的糧食並制定全民配給計畫、加強港口安全等。更重要的是,在軍事上採取不對稱戰法,依靠較為便宜的武器,例如肩射飛彈、水雷等,以彌補與中共軍事力量的差距。這種「我能扛」的態度,不僅能提升台灣的防禦能力,也能向國際社會傳遞明確的訊息,增加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支持力度。
其次,美國的介入策略至關重要。根據多個來源的報導,美國已制定了應對中共封鎖台灣的藍圖。其中,一招是切斷中共的金融命脈。透過制裁,阻止中共進入國際金融體系,使其難以獲得資金支持軍事行動。另一招是強化與盟友的合作,特別是與日本、澳洲等國家的軍事合作,形成對中共的有效威懾。此外,美國還可能向台灣提供更先進的武器裝備,提升台灣的防禦能力。希望之聲TV指出,美國已徹底攤牌,川普更撂下狠話,暗示將對中共採取更強硬的措施,這都顯示了美國決心阻止中共武力犯台。
再者,中共自身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除了內部權鬥外,中共的經濟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禁聞網報導,中國宣布全面反擊美國,加關稅、打美資、禁稀土,但此舉也可能導致其經濟陷入困境。此外,多國服軟求談判,顯示中共正陷於孤立的境地。ETtoday新聞雲引述美智庫的分析,指出中共短期內更可能採取「隔離施壓」的手段,而非直接動武。這也反映了中共在採取軍事行動時,需要權衡利弊,並考慮國際社會的反應。中共鎖台的五個步驟,包括攻擊、封鎖、佔領、控制和吞併,但每個步驟都充滿風險,且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總而言之,中共的軍演,既是為了展示其軍事力量,也是為了對台灣進行威懾。然而,在美國的有效應對策略、台灣自身的堅強抵抗意志,以及中共自身面臨的諸多挑戰下,中共的封鎖台灣計畫很難成功。美國的三招策略,不僅能有效破局中共的封鎖,也能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未來,國際社會應持續關注台海局勢的發展,並採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中共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地區衝突的行動。同時,台灣也應繼續加強自身的防禦能力,並與美國及其他盟友保持密切合作,共同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