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季惟的人生經歷,如同許多默默奉獻的女性一般,在家庭、演藝事業與自我追尋之間不斷權衡。她大半輩子投入照顧年邁的父母,經歷了父親罹癌過世、母親失智的漫長過程,最終也送走了相伴多年的愛犬。在這些失去與陪伴中,方季惟體悟了許多生命的真諦,並在面對自身後事時,展現出坦然與智慧。她的故事,不僅僅是個人生命的縮影,也引發了社會對於高齡照護、自我實現以及面對死亡等議題的深刻思考。
方季惟的經歷,突顯了照顧年邁父母的沉重負擔與深刻情感。她從小到大扛起家計,長期照顧罹患癌症的父親和患有憂鬱症及失智症的母親,近乎二十年的時間,她將自己的人生重心放在了父母身上。這段期間,她淡出了歌壇,犧牲了許多個人發展的機會,卻也因此更深刻地體會到親情的珍貴。她曾表示,能陪伴照顧父母,就是她最大的幸福。然而,這份幸福的背後,也隱藏著無盡的辛勞與焦慮。她需要面對父親的病痛、母親的情緒困擾,以及自己內心的疲憊與無助。這種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的生活,對她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2019高齡論壇》上,她分享了自己罹癌後對生命的體悟,以及照顧生病父母的種種情緣牽掛,真摯的 relato 觸動了許多聽眾的心弦。
除了照顧父母的辛勞,方季惟也經歷了自身的健康挑戰。她在年輕時曾罹患癌症,這段經歷讓她更加珍惜生命,也更加明白健康的重要性。在與病魔抗爭的過程中,她學會了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和平共處,也更加關注內心的平靜與安寧。然而,在照顧父母的同時,她自身的健康狀況也常常被忽略。她需要長期處於半夜不能睡、與焦慮共存的狀態,這對她的身體和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即使在父親過世後,她打算重回演藝圈,卻又二度罹病,這讓她更加意識到照顧好自己的重要性。她開始學習放慢腳步,關注自己的需求,並尋求內心的平靜。她赴西藏尋找自我,學習「過慢日子」,試圖從中找到生活的意義與平衡。她也逐漸明白,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他人。
方季惟在經歷了親人的離去後,開始思考人生的終點。她坦言自己已經安排好了後事,並在面對死亡時,展現出了一種坦然與智慧。她認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必過於恐懼。重要的是,在生命的過程中,能夠活出自己的價值,並留下美好的回憶。她也鼓勵人們,要珍惜當下,活在每一個時刻,並對自己好一點。她分享了自己面對朋友失去至親時的回應方式,強調要給予對方生命力去面對悲傷,因為面對至親的離去,那種悲傷是難以想像的。她也將自己的經歷分享給更多的人,希望能夠啟發更多的人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並勇敢地面對人生的挑戰。她演唱會上,將空出的座位獻給已故的父母,更體現了她對親人的思念與感恩。
方季惟的故事,提醒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記關心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要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照顧年邁的父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情感。然而,這也是一種愛的表達,一種責任的體現。在照顧父母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責任。同時,我們也應該思考人生的終點,並提前做好準備,以坦然的心態面對死亡。方季惟的經歷,不僅僅是一個個人的故事,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它反映了社會對於高齡照護、自我實現以及面對死亡等議題的關注。未來,我們需要更加重視這些議題,並共同努力,為老年人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