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不應僅僅被視為房地產開發的投資回報項目,而更應聚焦於產業導向的發展策略。這是近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的論壇上強調的重點。陳茂波的這一觀點,對於香港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其發展模式的選擇,將直接影響香港經濟結構的轉型和提升。過度強調房地產開發,不僅會加劇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均,更可能阻礙香港產業多元化的進程。因此,將北部都會區定位為產業導向的發展區域,是符合香港長遠利益的明智之舉。
陳茂波指出,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投資回報期將會相對較長。這與傳統的房地產開發模式所追求的短期高回報截然不同。產業導向的發展,更注重的是長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例如,在北部都會區發展創科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技術積累,短期內可能無法獲得顯著的經濟回報。然而,從長遠來看,創科產業的發展,可以提升香港的科技創新能力,吸引高科技人才,促進經濟結構的轉型,為香港帶來更具競爭力的優勢。此外,北部都會區的產業發展,還可以與深圳等鄰近地區形成互補,共同打造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產業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陳茂波也提到,政府將會全面檢視北部都會區的土地用途,包括商業用地。預算案中已提及會檢視商業用地用途,北都已中劃了不少土地用作商業用地,政府將會全面檢視土地用途,並考慮更多模式的公私營開發。這表明政府正在積極探索北部都會區發展的多樣化模式,力求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北部都會區的規劃長達20年,這也意味著政府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完善發展策略。
此外,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也需要考慮與周邊地區的協同發展。例如,可以加強與深圳的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落戶北部都會區,為香港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點。陳茂波的觀點,為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將北部都會區打造成為一個以產業為導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發展區域,是香港實現經濟轉型和提升競爭力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