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美貿易戰 陳茂波:本港出口比例低 關稅影響有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香港直接出口及轉口到美國的貨物佔本港整體比例不算高,在加關稅下對香港的直接影響不大。然而,全球貿易局勢的變化,特別是美國不斷調整貿易政策,對香港乃至全球經濟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美國加徵關稅對香港的影響,分析其影響程度,並探討香港應如何應對當前的貿易挑戰。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持續升溫,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舉措,不僅影響了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也波及到全球供應鏈。儘管陳茂波認為香港直接出口美國的貨物比例不高,但香港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其轉口貿易業務與美國息息相關。美國加徵關稅,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影響貿易流動,並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首先,香港的轉口貿易受到直接影響。香港長期以來扮演著重要的轉口港角色,大量商品通過香港轉運至美國。美國加徵關稅,使得這些商品在進入美國市場時成本增加,降低了其競爭力。雖然陳茂波表示直接影響不大,但對於依賴轉口貿易的企業而言,這無疑是一項挑戰。這些企業可能需要調整供應鏈,尋找替代市場,或者承擔更高的成本。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的數據,香港的轉口貿易佔總出口額的比例一直很高,因此,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化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

其次,香港的金融服務業也可能受到間接影響。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許多企業在香港進行融資、貿易金融等業務。貿易摩擦加劇,企業的投資意願降低,貿易活動減少,這將對香港的金融服務業產生負面影響。此外,如果貿易戰持續升溫,可能引發金融市場的波動,增加香港金融體系的風險。信報網站曾報導,陳茂波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特區政府已為可能採取的不同措施做好預案應對,顯示政府對貿易戰的潛在風險有所警惕。

再者,美國加徵關稅也可能促使企業重新評估其供應鏈佈局。為了規避關稅,一些企業可能會將生產基地遷至其他國家或地區,這將對香港的製造業和物流業產生影響。雖然香港的製造業規模相對較小,但其高附加值產品和專業服務仍然具有競爭力。香港需要積極提升自身的產業競爭力,吸引更多企業在香港投資設廠,以應對貿易環境的變化。正如etnet經濟通所指,香港可以與其他市場緊密合作,發展貿易夥伴關係,以分散風險。

總而言之,儘管陳茂波認為美國加徵關稅對香港的直接影響不大,但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香港需要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局勢的發展,及時調整政策,支持企業應對挑戰。同時,香港也應積極尋求新的增長點,例如發展高科技產業、創新服務業等,以提升經濟的韌性和競爭力。面對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香港需要保持靈活性和適應性,才能在變局中立於不敗之地。此外,加強與其他經濟體的合作,尋求多元化的貿易夥伴,也是香港應對貿易挑戰的重要策略。